播云布雨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1月18日 2017

《印象大红袍》

《印象大红袍》剧场座落于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背倚美丽的大王峰。《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组成的“印象铁三角”领衔导演,是他们继《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后创作的第五个印象作品,也是以双世遗产地——武夷山为地域背景,以武夷山茶文化为表现主题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实在太精彩,是风景区呈现给游客的文化大餐。

《印象大红袍》全球首创360度旋转观众席,带给观众“转着看演出”的全新感受;以15块大屏幕矩阵联动放映的实景电影新概念,为当代电影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思路,使观演者感受人在画中、如梦似幻的卓绝幻境,却难辨真伪,其制作精细程度足可略见一斑;首创环景剧场,视觉半径2公里,舞台延展长度1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场馆,观众可以在全方位观看演出的同时,感受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王、玉女二峰突然现身眼前又瞬间隐遁。

第一幕 古琴声跌入茶盏,举杯邀月共饮言欢

杯中行,杯中斟满山水,山水与皎月星辉齐辗转。杯中行,杯中摇曳灯影,笑靥间环佩绣片共流澜。你听,那檐下宫女正在深深帷幔中蹙眉长叹,叹一份飘渺入梦的情,感一丝琢磨不定的缘……是那份传承千古的神话,让情窦初开芳心微启的女子舞出一片顾盼生辉,摇曳生姿。

女:茶说,杯中一瞬间,世上已千年,宫殿,飞檐,华灯,珠帘,浮华尘世,忽隐忽现。 男:茶说,云鬓,罗衫,小扇,媚眼。似是天上,又是凡间。 女:茶说,九曲溪半盏,武夷山林半盏,青瓷盖碗,泡出个浓浓淡淡。 男:饮个一天两天,饮个十年八年,饮个出世入世,饮个风月无边。

第二幕 霓虹溢彩清辉暗,夜月流光丽影悠

刹那间,霓虹乍起,将楼阁和佳人们瞬间泼洒上姹紫嫣红。 广袖拂,舞翩跹,疑似浮游于天上宫阙,却又恍然坠入繁华人间,

檐牙高啄之上,明星荧荧 廊腰缦回之下,绿云扰扰 妃嫔媵嫱,朝歌夜弦 舞殿冷袖,环佩叮当 置身于歌台暖响,宛若梦回大唐……

男:哼!哼!且慢,且慢。找个有竹子的地方,找个有气象的地方,找个有朋友的地方,说不定,饮出个天地,说不定,饮出一对神仙。

第三幕 一茶,二仙,郁郁竹林,飒飒生风

魏晋有竹林七贤“身醉竹林酒来醒,人携琴声逍遥游” 唐有王维“独坐竹篁里,弹琴复独啸” 宋亦有朱熹赋竹明志:“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历代文人都有一份“不可居无竹”的情怀在。

两位神仙也颇为雅致,这一位摆上茶局,本以为只能“对影成三人”,那一位方游罢喧嚣浮华,独步林间欲偷得一丝闲静,却没想到邂逅彼此,遂以茶会友,比将起来,这一笔蹴就的“茶之道”被世人所流传千年……

第四幕 纵是神仙,也会为世事纠缠,情愫烦忧

斗茶斗的是那份以茶共勉的友缘,放浪形骸于寰宇的悟道,却在万籁俱寂的独思里凭添了那么一缕茶酣后的忧愁,这忧愁让这诗人在黑暗中踌躇徘徊,他迷醉于自己渐行渐远的理智,和凡尘间那不明所以的情缘。

他的梦里是那白驹过隙,白鹭纷飞的春日;他的梦里是那焦灼炙热,望眼欲穿的夏潮;他需要一个秋的风袭过脑海;一个冬的雪清洗思绪,然而他就这样放纵着自己睡了,睡在那个美妙的梦里,睡在那个大王和玉女的凄美传说里…… ՜՜

喊山啊,喊水,喊出的大王峰、九曲溪就在五彩下霓虹中。亦真亦幻、穿越时空,玉女和大王的故事分明发生在当下。

玉女操琴,倾心弹奏。一曲《高山流水》,高山脉脉,流水含情。你那苦恋知音的绝响惊天动地,远处的大王正跃马驰来。

何年,何月,何日,何时?记不得了。 我是谁?记不得了。 我在等什么,记不得了。 我问耳边的清风,清风说你在等一个人。 我问脚下的沙石,沙石说:你在等我。 我问星辰,星辰说:你在等一杯茶。 我问这杯茶,她说:你在等待心中的梦中之梦。

茶说,高山等待流水,用了无数个春秋冬夏, 只为能聆听那一曲佳音。 茶说,玉女等待大王,用了几生几世,只为这五百年后的这一次相见。 也许这杯茶,也许真的就是这杯茶,这杯通仙之茶,哈哈哈哈哈哈!通仙之茶。 山水,草木,自然,我要你们作答。

玉女:你听到了我的琴声 大王:我听到了你的琴声, 你为流水,我为高山 你再听,泪声,

玉女:为了等你,我曾经是块石头 在荒野中风吹日晒了五百年 直到沧海没过桑田 我依然立在岸边 化作一块石板 终于,那天,你的小船靠岸 我,接住了你的足尖 我又曾是一棵香樟树 在小站的路站了五百年 终于,我等到了一个雨天, 你走近,在我的树荫下避雨

大王:只因为你会是一块靠岸的石板 我乘着船游遍了所有的河流 只因为你会是一棵树 我走遍所有的森林,我要沐浴你的树阴 玉女:我的今生为一只白鹤 在天上飞了四百九十九年 大王:我的今生为一匹白马 在地上奔了四百九十九年 玉女:看,我翅膀的影子正好落到你的背上 大王:我们又一次相见

男:妙哉,妙哉啊,妙哉! 我问茶 杯中何物 只教生灵起舞 山水共鸣 杯中何物 直教人相约来世 生死相依 杯中何物 直叫我欲哭无泪 独自一人醉其中

玉女:下一生 我会是朵云彩 不知会飘在哪里 大王:下一生 我会寻遍每一片天空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会认得出你 玉女:五百年 又五百年 只为一瞬间 大王:五百年 只为一瞬间 玉女:我 走了 去等下一个相见 大王:你 走了 我再等五百年 海枯了 我再挖一个海 石烂了 我重塑一个山 我让天地颠倒 我让星移斗转 只为等着 和你相见

第五幕 采茶和制茶

我问茶,“几片青叶,一杯山泉,如何能静心消愁?” 茶说,“一饮喉吻润,二饮破孤闷。” 我问茶,“两把竹椅,四排藩篱,如何能畅快通达?” 茶说,“三饮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饮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我问茶,“三两友人,几卷经文,如何能纵横千里,上下百年?” 茶说,“五饮肌骨清,六饮通仙灵。” 我问茶,“我若七饮,可否成神成仙?” 茶说,“七饮饮不得也。” 我问茶,“为何饮不得也?” 茶说,“看谁能端起,谁能放下。”

“采茶和制茶”由快节奏的音乐舞蹈表现的:茶农茶娘伴随着音乐,有节奏的翻转筛子与簸箕、舞动叶片。此时的观众席也如同走马灯似的跟着快速的旋转,观众就像游荡在一幅绵延万米长的画卷中。

第六幕 红袍传奇

武夷山产竹,产茶,还产神话和传说。关于“大红袍”茶叶的传奇故事有一丝玄妙,有一丝凑巧,使这段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浸染的五光十色,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增添了整个武夷山如梦如幻的画境感。

古时侯,一个身影单薄的穷书生进京赶考。书生跋山涉水披星戴月,风雨中一路前行。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进京赶考了。由于风餐露宿,终日劳累,夜间在武夷山下病倒了。

好心的村民赶紧将书生背回家,书生的病成了村里的头等大事,小伙子们登上陡峭的岩崖,采来神茶,乡亲们煮好了茶给秀才喝下。

第二天,书生的病好了,秀才背起行囊告别乡亲,临别时秀才对乡亲们说,如果我金榜得中,一定会回来谢恩。

第二年秀才金榜题名,皇上御赐其大红袍。秀才为了谢恩,请命皇上将大红袍转赐给武夷山神茶,此后武夷山岩茶有了名字,叫大红袍。

第七幕 泡茶茶艺

第八幕 红竿,彩筏,山水映画

她们是头戴斗笠,身穿红衣的竹筏女。夜的光波下,她们用红色竹竿撑起身体,将涟漪撑进人们的心里……

茶祭祀

第九幕 印象茶馆

茶老板说:我们这印象大红袍茶楼的茶,喝的是朝霞,月光,喝的是白云,炊烟,喝的是小桥,心情,喝的是憧憬,回忆,故乡,喝的是天地万物,芸芸众生,喝的是以茶代客,敬杯谢茶!

天女散花

这是茶农所期盼的呐喊,向着日月更迭的大自然呐喊,向着伟大的造物之神呐喊,向着光辉四射的神树呐喊。呐喊来一个好气象,呐喊来一个丰收年,呐喊来一整年的幸福圆满。

尾声 送茶

谢幕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2298 投诉
福建行
本专集共有 9 篇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播云布雨
创作 691 粉丝 1520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6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