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想去吴哥窟看看。 终于有了机会,2016年12月26日,我们 飞到吴哥所在地柬埔寨的暹粒,两个多小时就到了,真爽! 除去往返,在暹粒,就三天多的時间,大吴哥、小吴哥、女王宫、塔普伦寺、崩密列等主要寺庙走马观花走了一趟,也算“到此一逰”了。 一、巴戎寺,高棉的微笑 吴哥城里最主要的景点之一要数巴戎寺,巴戎寺里有几十座巨大的四面佛雕像,雕像为典型的高棉人面孔,厚厚的嘴唇、圆圆的鼻子……个个面带安祥的笑容。这就是高棉的微笑。
有说四面佛的佛像原型就是吴哥王朝国王本人


巴戎寺原先是用来拜祭湿婆的,这个湿婆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可是在建筑期间,改为佛寺了,因为当时的国王笃奉佛教。 巴戎寺建筑相当精美,只可惜我们在正午时分,斑驳的巨石没有了层次,拍出的照片有损于寺庙的真容。




二、吴哥窟,上了柬埔寨国旗的寺庙 吴哥窟也称吴哥寺,是毗湿奴的神殿,毗湿奴也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吴哥窟应该是印度教的寺庙。 吴哥窟不愧为世界上最大的庙宇,是柬埔寨的国宝。这是在护城河对岸拍攝的吴哥窟。

这几个塔尖,经过抽象化设计,图案上了柬埔寨囯旗。





三、女王宫,红色的雕刻艺术品 与巴戎寺、吴哥窟不同,女王宫不是由国王建造的,女王宫只是后人对这座寺庙的称呼。

女王宫所用沙岩偏红色。寺庙墙体、门窗满布精细的雕刻,整座寺庙就象一件精美的雕刻艺术品。

房子好象不是石头砌起来的,而是雕出来的。



四、塔普伦寺,沧桑岁月的见证 十二世纪,当吴哥王朝开始兴建塔普伦寺时,不知是否把树林砍光,平整出寺庙的地基。当十五世纪吴哥王朝迁都金边,吴哥被抛弃之时,树木又毫不客气地重新占据这片土地。这不就是中国成语所谓的沧海桑田吗? 到现在,整座寺庙己被树干根茎纠缠盘结在一起,寺庙被卡波克树(当地人称为蛇树)所盘踞,它们粗壮发亮的根茎,绕过梁柱、深入石缝、盘绕在屋檐,包裹住门窗,好让自己站稳,把技干尽量地伸向天空,吸取更多的阳光。 树根缠绕在寺庙的门窗,墙头上。


这棵大树,把寺墙夾起,把树干伸向天空。


在夕阳照射下,这棵大树的根茎被染成金黄色。


蛇树与寺庙的盘结,交错相缠,成为塔普伦寺的一道独特景象,蔚为奇观。 塔普伦寺是电影《古墓丽影》的主要取景地,就这部电影的名字,你就很容易想象到塔普伦寺的苍凉景色。

五、崩密列,废墟还在 崩密列也是一座印度教寺庙,很多建筑已经损毁,变成一座废墟。 有人怀疑,崩密列这座寺庙,没有完工就被废弃了。

不太坚实的沙岩,在风吹雨淋下崩塌了。


崩塌下来的石块,不乏精美的花纹。



崩密列也是电影《古墓丽影》的取景地之一。

六、吴哥的浮雕 吴哥寺庙的浮雕十分精美,都有丰富的含义,有的还有完整的故事,比如巴戎寺外廊的浮雕,说的是出征占婆、林迦崇拜、水战、水上生活、赢得胜利、……内战……占婆人洗劫吴哥。 只是我们走马观花,对吴历王朝的历史又没有絲毫的了解,只能看看热闹了。 随手拍了一些,挑几张附后。







七、美丽的洞里萨湖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是柬埔寨人民生命之湖,五分之一的柬埔寨人直接或间接在湖上从事生产劳动。湖上有很多水上居民,就住在船上,靠湖谋生。于是,水上警署、水上学校、水上商店、水上教堂就应运而生。

湖上的交通全靠船,从暹粒到金边,乘快艇六个多小时就可到达,如果是这样的船,需要两天的时间。


很幸运,我们拍到了洞里萨湖的日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