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门三景
2016-12-30摄影 元元 文字 元元
姑苏古城西南隅有一片景区 【端光寺塔】【吴门桥】【盘门城楼】 合称【盘门三景】
【瑞光寺塔】 始为三国时代吴国(公元247年) 孙权在“普济禅院”内所建 宋宣和间(公元1119-1125年)修建时 塔改建成13层的“天宁万寿宝塔” 因塔现五色瑞光 易寺名为“瑞光禅寺” 后改塔为7层 是为【瑞光寺塔】 如今 寺已无存 唯塔独立
【瑞光寺塔】 砖砌塔身高44米 为八面七层 是砖木结构阁楼式塔的典型 塔体由下向上逐层收缩 使轮廓微成曲线 古朴秀美
【瑞光寺塔】 傍近【盘门】和【吴门桥】 与东流的大运河旦夕辉映 曙光初现 万道霞光齐射塔身 暮色苍茫 落日余辉照映塔顶 【瑞光寺塔】 岁岁日日 瑞光浮动


【吴门桥】 傍近【盘门】 始建于北宋 今桥为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重建 因此处水陆要冲 有吴中门户之意 故为桥名 桥横亘于碧波滚滚的大运河上 桥洞高大 木船可扬帆而过 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大型单拱石桥

桥身全长66米 自水盘石面至桥栏顶通高11米 南北坡各有步阶50级 全以整块条石铺设 该桥栏凿成凹凸状 犹如通长靠背椅子
由【盘门】水城门而出的一支水流 经“水关桥”进入宽阔的大运河 此处北面 城墙高耸 下临深渊 水流湍急 形势险要 是古代舟师出没之所

【盘门】始建于春秋吴国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 虽经历代多次改筑 但位置基本未变 初名“蟠门” 后因水陆萦回交错 改称【盘门】


【盘门】 苏州仅存的古城门遗迹 其水陆城门并存 在全国已绝无仅有 今城垣是公元1351年所建


【盘门】 水陆城门并峙 气势雄伟 陆城门分内外两重 内外两道城垣 构成边长约20米的方形瓮城 古时战守 诱敌至城下 从城上放箭、坠石 全歼入侵之敌 宛如“瓮中捉鳖”

瓮城

现在的城楼是1986年重建 飞檐翘角 巍然耸立


城楼前方 架着三尊土炮 重现昔日吴都防守的阵势


绞关石




由城墙窥视【吴门桥】

墙外风景亦好

【盘门】水城门 是一座适应水乡城市的防御建筑

与陆城门毗连的两道水城门 是沟通西南角城内外的唯一水路通道 内外两道水城门 全用花岗岩石构筑 高大的城门洞 可容两船并列而过 每重门都设巨型闸门 以控制水流

如今 水陆城门早已丧失了防御功能 但做为国内仅存的水陆古城门 极具历史军事价值 也是宝贵的游赏资源

【盘门三景】 国家AAAA级景区 君到姑苏 千万不要错过哦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