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 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清漪园1860年被焚毁1866年重建,改名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2005-2006年对佛香阁景区和长廊进行了修复。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初冬的颐和园,湖面上已经结了一层薄冰,残荷柳叶散在了堤边,凛冽的寒风偶尔扑面而来,但万寿山更加显得浓重厚抹,更具有皇家风范 ,并散发出它无限的魅力。








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长达728米的长廊, 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由于人多 无法照廊里的景深和廊画,只好瞅机会在外边照了。




不同角度,不同时间段的十七孔桥。







夕阳下的十七孔桥。



堪比杭州西湖的苏堤,冬日里少了一份温柔,多了一份肃穆和庄严。

天气较暖时同学手机所拍。


眺望玉泉山。

像不像写意水彩画?






冬日里的欢乐,鸳鸯戏水。


一叶知秋-像不像翩翩起舞的少女。楼下所拍,比较喜欢所以顺便再得瑟一下。


颐和园一年四季旅者(国内外)络绎不绝。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魅力和风格。摄影大咖对此摄影不屑一顾,但对我初级者来说,一是学习的机会,二是还有点兴趣。抓住好天,抓住晚秋,健康快乐每一天。 但愿我的摄影水平,在实践中伴随着格图,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