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红街是你的脊梁 千军万马从这里绵绵向远方 是谁把刀枪埋在了隋唐 谁是这里凯旋的帝王 擎首遥望你饱经风霜 龙兴之地总有你的灵光 明堡暗道传奇了千载 梦中又见古人英雄来 狼烟散尽雄魂在 金戈铁马似归来 千年故事讲万年 神秘古堡传四海...... 一曲当地人传唱的《张壁古堡》道尽了古村的千年沧桑 一个古老的地方星辉闪烁,奎宿相应突兀在这片神秘的古堡,让无数人揣测。哪一条街道,才能将昨天探究得明明白白?那些纵横的街巷与房舍,以老旧的姿态呈现着往事的格局,可是那些曾经鲜活的内容呢?谁能填写那虚无了多少年的空白?细节早已风化,那些粗线条的纹路,也断断续续连不成章节。沙哑的风以苍凉的韵律咏唱着,怎么听也不是那古典的歌谣。余音袅绕,落梁环柱,承载着淡淡的乡愁,走进中华星相第一村-张璧古堡。 张璧古堡位于介休市龙凤镇,是一处千年罕见的古军事堡垒遗存之地;堡内壁垒森严,三面临沟,一面靠山;地势险要堡墙高筑,街巷交错地道隐密,可谓“堡中有堡,城中有城”。被称作“中国北方古村落活化石”“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列入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位于张壁古堡南门的魁星楼是古堡最高处,远远望去, 张壁古堡民居与庙宇交相辉映
古堡外望去,正在修缮中的魁星楼,整体八角密檐周边石台高筑,上有三层砖塔
张壁古堡南门,侧壁斑驳青石垒砌,中间一方拱形大门洞,其上琉璃剪边造型精巧。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其地势高于北门。

关帝庙始建于明末清初,清乾隆五十六年增建,除供奉关羽外,三面墙壁皆有描述关羽一生的精美壁画

关帝庙大殿东壁描绘关羽众多故事的壁画,这里的壁画是整个张壁古堡几处壁画中保存最为完好的

大殿正中央,关羽坐像身披金色黄袍,眉目传神正气凛然。身后是描绘其传说典故的精美壁画。

可罕庙大殿,始建于十四世纪前,清乾隆三十二年修缮,可汗乃突厥族部族之首领,在汉人聚居村张壁,为什么会有可汗庙呢,可见张壁古堡的历史悠久及复杂

可罕庙的泥包铁像年代不详,服饰与东魏北齐的鲜卑极为相像。这里原先供奉千手观音,文革时观音像被毁,在观音像身后的墙内发现了这座泥塑像。后来人们在其腿部的破损处发现这是一尊浇铸的实心铁像,外部加以泥塑,这种塑像方式极为罕见

张壁古村中心地带有一棵千年古槐,树干空裂,从中心又长出一棵柳树,村民们称之为“槐抱柳”。槐有“怀乡”之意,柳有“留守”之心。槐是千年古槐,柳是百年老柳,它们就那么抱在一起,根脉相缠,枝干相交,不离不弃。人们把美好的信仰和祝福缠绕在树杈枝叶间,那些红黄相间的小布条饱含温情随风洋溢。

龙脊街的两侧各有一个涝池,百姓们把它们称之为“龙眼”,雨季存水,供村民饮牲口、洗涮等用。图为龙脊街西面的涝池

澹宁院位于张壁古堡户家园北侧,名字取自“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一句,是张壁古堡内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清乾隆年间四合院古民居。明清时期晋商崛起,张家祖先早年经营茶叶和典当生意,家业逐渐兴旺,建造了这座木雕装饰独特的四合院。

窗外是澹宁院老屋精美的落挂木雕及门楣窗楹

澹宁院老屋精美的木雕局部

澹宁院窗户边的老物件

走在古堡地道里,就像进入了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迷宫。这里,马槽、将军窑窟、天井水井,还有粮仓、泻洪防堵、壁孔通讯设施和暗杀机关,均在昏黄的灯光下充满了诡异色彩。

张壁古堡二郎庙院落及古戏台,二郎庙重建于清乾隆八年,古堡内的另一座古戏台为正在修缮中的可罕庙戏台

二郎庙的大殿墙壁上皆画有精美的中国传统24孝壁画,形态造型各异、栩栩如生

二郎神塑背后,二郎神身着战袍,手持阔刀,虎视眈眈,壁画局部传神灵动气势非凡

二郎庙院墙木饰格窗中远望大殿精美的砖雕

张壁古堡真武庙建筑群,重建于嘉庆十三年

真武殿精美木雕

空王殿琉璃“角神力士”与真武殿醒兽砖雕两两相望,相得成趣

空王大殿外,立着两个孔雀蓝琉璃碑,这可是稀世珍品,国内仅有。碑之通体为琉璃烧制,孔雀蓝底,黑字书写,碑额为青黄绿二龙戏珠。东侧一通记述着空王佛修炼成佛的艰苦历程,西侧一通记载空王行宫修建缘起

真武庙大殿、空王殿正脊兼琉璃剪边,貌似几尊千年古塔,在岁月的流逝中褶褶生辉

张壁古堡空王殿全貌

古堡北门高大厚重的城门,沧桑的纹理处铁片铆钉,是国内稀有的原址古旧城门

古堡城墙外不远是张壁新村,不久剩余的古堡村民也将搬迁新村,古堡将进行整体性保护修建

张壁古堡特有的山西名吃甩蛋蛋:1、将玉米面放入一碗中,用水打湿,放入蒸锅中蒸熟,然后再加适量的凉水揉成面团2、小麦面粉放入盆中加凉水(冬天用温水)揉成稍微硬些的面团3、用白面面团包住玉米面团,擀成半厘米厚的面片4、切成约半厘米宽的面条,在横切成正方形的小丁丁5、放到簸箕中,用力甩动把面丁丁甩成圆圆的小球6、然后用面箩将面粉箩掉,将蛋蛋倒入开水锅中煮1-2分钟即成古堡特色名吃甩蛋蛋

古堡特色面食甩蛋蛋,浇上炒番茄及乡村酸菜,色香诱人

古堡中心广场是村中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而今只遗留着一方石桌,几个并排着的小木墩

村民王金鲜今年71岁,孩子们都已搬迁到古堡外的新村,留恋老屋的她不舍搬离,时不时到路边老墙下坐坐,和老姐妹们唠唠嗑

62岁村民薛林贵家住在古堡地势较高处,水压低上不来水时还得用使用多年的扁担和水桶

兴隆寺空王殿点燃供烛的妙智师傅

龙脊街北端的真武庙墙下是村民聚集聊天的地方

古堡里的几处古建正在做着维护重建,为进一步的旅游开发做着准备

这几天是核桃成熟的季节,高锁英和很多村民一样,去古堡外面核桃园中打核桃是这几天的重要农活之一

走过沧桑古朴的张壁老街。用不了多久,更多游客的脚步会替代驻守建造古堡的张壁后裔们

贾家巷清道光年间大商人张礼维旧宅大门前的百姓生活,右侧台阶旁是张家大院上马石及正面的饕餮浮雕

傍晚时分村民贾绪成赶着马车回到古堡,马车仍是位于山区的老古堡人重要的交通运输

兴隆寺的释义伟师傅在空王殿认真读着经书,背后是精美的大殿诸佛塑像及壁画,整个殿内忽感佛光普照,尤觉庄严

贾家巷张家大院门前一个古意斑驳的照壁上,刻着一个砖雕“福”字。 这个字似“福”又似“活”,龙飞凤舞,笔断意连浑然天成,奇的是口字写成一点,整个字草书起笔、行书过渡、楷书做结,但和谐统一。左边第一笔是龙首,右边第一笔是鹤头。都说神龙见首不见尾,因而龙身弯曲,龙尾上翘,就隐于鹤头之外。“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除了龙首鹤嘴都紧闭外,福字右侧的“口”被简化成一点,可见当时户主的审慎处世哲学,鹤脚下的一个“田”则被放得很大,暗喻“民以食为天”。

57岁的村民贾立新正在家中大院晾晒着核桃。核桃种植是古堡重要的农副业,这段时间很多人家都忙碌着采收晾晒核桃

户家巷城墙边的一块空地,这些残破低矮的水缸是为了羊群出堡及回来饮水之用

傍晚时分,村民贾录厚赶着羊群从古堡北门归来。将来若是搬迁到新村,不知还有没有放羊机会了

张壁古堡北门里的瓮城

北门经过瓮城往龙脊街走是真武庙建筑群下呈九十度的门洞过道

清晨大雾中,住在城墙边的66岁乡村医生张中举领着孙女准备到不远处的古堡新村给人看病,他在古堡行医已有四十多年

中午午饭过后,羊倌赶着古堡最大的一羊群穿过北门瓮城出堡牧羊

古堡城墙根下晨雾弥漫、如临仙境似轻踏薄云

张壁古堡南高北底,出了北门就是较平缓的田野。走出城门走向远方的的张壁人,也将带走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乡音、乡恋、乡愁。。。
青砖筑就的城垣,有炮火轰炸留下的缺口。城垣千尺,青砖不蚀,但石头已烂,烂在墙根。我们都看到了,并且都想到了,一个故事结束,必定有另一个故事在开始。默默的思索,也许更接近心灵的故乡-张璧古堡,成为一个深不可测的玄奇。让我们用心去感悟、去品味古堡的曲折与直白;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奎璧联辉-张璧古堡,让我们记住乡愁。也许只有在你我自由的意念中,才会重现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