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从天降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10月21日 2016

踏着先辈的足迹,重游圣连山

重游圣莲宝山,让人浮想联篇。山涧峰高崖陡,山下幽谷深渊。绝壁流云雾海,寺庙古树参天。道家风骨佛光,奇峰峻石水甜。摩诃老祖食米,圣水度日成仙。四十年前临山,寺庙破烂不堪。今朝圣莲美景,游人连连点赞。

诗人养庵云游圣莲山,途经鸳鸯水,柳林水,夜宿瑞云寺作诗一首: 仙子水连柳林水, 劚云烧灰代春耕。 柴门尽日无人过, 登木群鸡自在行。 很多古人在圣莲山留下了足迹。仙子水即鸳鸯水村的前称。

民国诗人江翼云,民国二十八年(l939年)春游莲花山诗作: 登莲花山 晓起欣看屋角晴,昨霄雨肯阻山行。 尘心顿为松风静,尺地难逢石径平。 渐觉宿烟添暝色,似闻远涧有湍声。 登临自是须腰脚,不负攀脐一往情。

民国诗人周立之,民国二十八年(l939年)春游莲花山诗作: 莲花山长生观 白莲承玉座,中有一峰高。: 山爱螺旋上,人渐鸟度劳。 乳泉清石洞,道士紫眉毛。 长啸邈鸾凤,松风送海涛。

民国诗人,北平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傅增湘,民国二十八年(l939年)春游莲花山诗作: 莲花山杂诗之一 曲罢钧天涨海尘,黄金辇尽为修真。 君看蕊阁瑶窗里,多是霞裳别谱人。 莲花山杂诗之二 绀宇霞宫迤逦开,道人锐意筑丹台。 蟠桃三熟红檐集,齐向莲山受泛来。

鸳鸯水村先祖刘应乾捐钱重修圣泉寺的碑,我终于在圣泉寺院中看到了。嘉庆十三年鸳鸯水村第五代传人刘应乾出工捐资重修圣泉寺,碑文最后落款: 玄阳水村往人 弟子刘应乾施钱伍拾吊 秋林铺村任玉佩敬撰 阴面记载领修人刘名举、刘名魁、刘应登。玄阳水村即元阳水村,古汉语中玄元通用,当时可能寺庙忌讳元字,就用玄字代替元字。刘应登是刘应乾的同族兄弟,东大门人,刘名举、刘名魁是刘应乾的两个外甥,大柳树底下上头院家族人。

民国时期,莲花山香客远及京城,鸳鸯水村、柳林水村组织抬轿队从长辛店、坨里等地,抬上北京城里的香客名人上莲花山进香避暑。有北洋政界名人曹琨及夫人,王怀芝、吴佩浮及夫人,京剧名家杨小楼、李万春等。

民国十三年(l924年)鸳鸯水村大批青壮年村民参加莲花山修建蟠桃宫工程,上山盘道"鹞子翻身”工程。圣莲山留下了更多祖先的足迹。

这洞里的流水真奇持。

外孙子真棒

潺潺流水响叮咚

游客留影

老子像。

览车行进在空中。

遥望圣泉寺

遥望蟠桃宫

莲子峰,千年古松。

圣莲宝塔

进入圣泉寺

圣水洞山崖嘉庆年间人工开凿的引水糟

菩萨像

莲子峰

圣泉寺,圣莲宝塔

圣米石塘山崖

遥望菩萨苶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702 投诉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喜从天降
创作 15 粉丝 164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3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