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钧钧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9月11日 2016

安海中秋习俗

中秋佳节是安海地区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仍保留着不少古老的传统节俗。安海中秋习俗,既有中国传统中秋节日文化元素,又有浓厚的闽南区域文化特征和显著的地方特色。其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富有教育性、娱乐性、观赏性等。安海中秋习俗始于何时无考,但据《安海志》记载,可见其成为当地习俗的年代已经非常久远。

蒸煮番薯芋,祭祀祖先

中秋节上午,家家户户必购买月饼、番薯和芋头等。中午时以蒸煮番薯、芋头祭祀祖先。因闽南方言“芋”与“恶”谐音,民谚云:“食番薯、芋才不会众人‘恶’(厌恶、嫌弃)”,所以午餐皆以吃番薯、芋头为主食。入夜,有跋状元饼、烧塔仔、听香、念闽南童谣、赏月等习俗。

象征古代科举制度设置的一回状元饼

跋状元饼

跋状元饼的“跋”,闽南方言有掷、赌之意。有专家考证认为其源于古代状元筹游戏。活动由亲友或邻里相邀会集游戏,称之为“跋一回饼”。每回有大小月饼63个,分为六等。参与游戏的人数5至10人不等,将月饼全部摆放在“米筛”上,中央置一个大瓷碗,玩者依次轮流用六个骰子掷碗中,根据骰子的组合,依照游戏规则决定投掷人能否获取月饼和月饼的大小,如此多次循环竞夺月饼,整回月饼各有得主为止。其中,获得“状元”月饼者,不必分担活动费用,并将月饼带回家祭祀土地公,以感神恩。如果参与者余兴未尽,还可进行“毂饼”的后续活动。“毂饼”又是另一套游戏规则,常以本回获得月饼多者作为庄主,其余以自己获得的月饼为注,用四个骰子掷碗中,根据骰子组合论输赢。

砌造砖塔,代代传承

烧塔仔民俗活动

烧塔仔,故老相传元代泉南建一元兵总营于九都古亭埔(今属安海),管辖分驻各村之兵。当时,要求三户养一元兵,并且只能合用一刀,五里一水井,人民万分困苦。为反抗元兵的残暴,百姓相订于中秋之夜,建塔于古亭上,指挥泉南,见火为号,全部同时动手杀元兵,最终在一夜之间杀掉了全部的元兵。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人们每年中秋节举行烧塔仔活动,并成为一种习俗代代流传。中秋节前,孩子们都会相约捡来砖头、瓦片、干柴禾,然后,在屋前屋后旷野中叠起大小不一的“塔仔”。中秋夜,人们点燃放进塔内的柴草,火便从瓦片的空隙中熊熊吐射出来。大火烧至砖热瓦红,非常壮观,节日氛围极其浓厚。

听香习俗

成功中心小学学生在星塔下传唱闽南童谣

安海中秋习俗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地域特色,蕴含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厚,但由于重视不够,特别是受多元文化的冲击,过洋节日成为一种时尚,这些传统习俗与当代人渐行渐远。中秋跋状元饼习俗经过一些商家的不当推介,已严重变味;烧塔仔、番薯芋祭祖、听香习俗,则因“文革”期间受极左思潮的影响,甚至已失传几十年之久,加上近年来城镇化程度加速,生态环境变化的制约,不少传统文化习俗的生存与传承已面临濒危状态。

供稿:安平桥历史文化研究会 文字:颜呈礼 摄影:陈 钧 编辑:陈 钧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5469 投诉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见闻民间文化
展现与传承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钧钧钧
创作 6 粉丝 937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19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