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义居寺古名佛堂寺,因处于县辖义居都而得名,寺院位于临县县城南二十六公里,枣圪垯村北,湫水河西岸。 义居寺历经兴衰,延续至今,明末清初,义居寺就有僧侣16人。明万历十四年,深居皇宫内院的皇太后,将四十一函共计四百一十卷佛经藏于义居寺,用做功德。万历皇帝为母亲一一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藏经撰序,义居寺刻石于藏经窟,至今如新。
寺内现有教职人员一名(释德久),教徒人数321名。据民国六年县志载:义居寺为天宫寺下院,创建于宋代,历经重修,现存多为明、清建筑,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显于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是古代汉族建筑的杰作。 经历代经营,渐具规模,殿堂亭阁,巧夺天工;山门楼台,雕饰精美,据屡次修葺遗碑记载,北宋政和年,明嘉靖甲子年,万历戊寅年,清光绪十八年,分别进行过增修、重修。义居寺是山西吕梁临县现存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宗教历史、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处。居临县现存古建筑之首。
义居寺上环水绕,景色宜人。清光绪十八年碑记有十分详尽记载:龙蟠虎踞宛若天台之奇形,鸟语花香恍如桃源之佳境。前临湫水后枕柏山,左接金堆,又连笔架,高楼涵洞,学士来游而忘归;芳草甘泉,驿人赏玩而得趣。翠柏森森而可荫,古槐郁郁而增荣,固西河之名区,实北部之圣地也!义居寺创建于宋代,历经重修,有明万历年重修义居寺碑记载:山门、前殿为明代建筑,正殿为宋代建筑,藏经楼于清康熙五十二年重修,中轴线依次排列为山门、天王殿(接引佛殿)、正殿、藏经楼、万佛洞、僧人圆寂龛、两侧有偏殿、廊坊20余间,加上僧房、社窑形成三进院布局,占地15亩,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壮观。东院刘萨诃慧达法师舍利塔。周边有财宝天王殿、五爷庙、戏台、观音庙、灵骨塔、慧达法师纪念堂、法堂和佛陀舍利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