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诚忠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9月1日 2016

《天边》——草原恋歌 冯诚忠

傅莹——蒙古族女外交家,内蒙古兵团知青。

吉尔格楞——《天边》词作者,蒙古族画家。

1 《天边》——草原恋歌 冯诚忠 《天边》这首歌,在内蒙古地区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几乎是人人会唱的一首歌。 《天边》这首歌: 是一首飘逸浪漫的草原牧歌; 是一首沐浴心灵的草原情歌; 是一首感天动地的草原恋歌。 丝路花语评价《天边》: "《天边》这首歌深深的敲击着我的心弦,悠扬的笛声似近还远,犹如天边飘来的朵朵白云。 闭目聆听那动人的马头琴声,宛如一条清清的河水在缓缓流淌。 天边那一望无际的苍穹静谧、灵动,醉了伊人、醉了万物。 太美了,我宁愿沉醉,沉醉在这优美的旋律中永不醒来!" 《天边》这首歌,的确蕴含着一个醉人的、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 正是因为这个爱情故事,诞生了天籁之音的《天边》。 这个故事的两位主人公: 一位是蒙古族画家、《天边》词作者——吉尔格楞, 一位是蒙古族女外交家——傅莹。 吉尔格楞在三十年之后,偶遇天仙般的草原情人傅莹,那深埋内心的初恋,似火山爆发,激荡着他的情怀,他提笔抒怀,成就了精彩绝伦的美诗《天边》: ……我愿与你策马同行 奔驰在草原的深处 我愿与你展翅飞翔 遨游在蓝天的穹谷…… 北大荒的战友们,请您欣赏《天边》乐曲背后那段委婉凄美——内蒙古知青的故事吧:

2 转发原文: 这首歌的词作者吉尔格楞在文革那不寻常的年代里,他和广大知青一样,响应国家号召到了生产建设兵团。 当年他还是小伙子,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非常艰苦,幸运的是有一位美丽姑娘与他相伴,共同的磨难使两颗心贴在了一起。 他们互相关心和鼓励,日子也就不觉得怎么苦。 三年后姑娘考取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而吉尔格楞却没如愿。 姑娘在临行的头一天晚上来到了小伙子的营房,想向心爱的人道个别。 可她难以开口。其实小伙子已经知道她明天就要回城了,却没有问。 就这样,两个人默默的凝视着,没说一句话。微弱的煤油灯下一对恋人的两双手紧紧的握在一起,默默的、久久的、相视着-------。 直到天亮,姑娘走了。 小伙子没有出来送行,这一别就是三十年。 这位蒙族小伙子后来成为了画家。 成名之前的生活非常坎坷、艰苦。那时身上没有任何积蓄。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决定到北京撞撞运。 那一天,他把身上仅剩的一点钱买了一张机票,带上简单的行囊飞向他生命新的里程。 来到了北京,他站在机场的大厅里环视着周围,机场宏伟壮观,首都的变化让他为之震撼。这时突然一道亮点把他的目光吸引了过去,他的视线定格到了不远的滚梯上。 随着滚梯缓缓而下,一位中年女士出现在他的视线中。 女士身穿中式旗袍,一副黑色的披肩长长的拖在滚梯的扶手上,风度翩翩。 随着电梯的滑动,女士款款而下。吉尔格楞愣住了!现实生活中他从没见到如此高雅、气质非凡的女人。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女士竟走到了他的面前,伸出手说,“你好,吉尔格楞!” 吉尔格楞惊呆了,眼前和自己打招呼的不正是三十年前兵团的恋人吗? 相比之下自己今天的境况是多么的寒酸。 女士告诉吉尔格楞她现在在英国,并问吉尔格楞在做什么?还好吗? 吉尔格楞不知所措,还没等他没说什么,女士寒暄了两句便急匆匆的登上了一部奔驰离去。 之后,吉尔格楞才知道,兵团的这位恋人是现任的中国驻英大使。 首都机场的再次相遇,勾起了他对那段往事的回忆。 于是,当晚他在北京的地下室里写下了一首歌词,并请朋友谱了曲。 一首感人至深的民歌——《天边》诞生了。 这位女外交官就是傅莹,她也是地道的蒙古族,是北外工农兵学员中的佼佼者,口才一级棒。 她与王冠中一起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年会舌战美国及其鹰犬,为中国扬眉吐气。 听了《天边》,了解了背后的故事,更使人对她油然起敬。 又经过几年。一天,女大使兵团战友聚会,大家为女大使唱了这首《天边》。 女大使不知道《天边》是谁的作品,她被这首歌给触动了。 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 歌声结束,女大使的眼角潮湿了,她激动地问战友们:“我在国外就曾听过这首歌,这首歌是谁写的?” 战友们告诉她是一位叫吉尔格楞的画家写的。 她又问:“哪个吉尔格楞?”战友们告诉她是内蒙兵团的吉尔格楞,这是他为兵团的恋人而作。 她沉默了,久久的----,再也没说一句话。 次日,她让秘书安排了一个规格非常高的宴会,专门宴请吉尔格楞,部分兵团战友作陪。 宴会上女大使紧挨着旧日的恋人——吉尔格楞。 也许是职业习惯,她始终保持着一份庄重,见到吉尔格楞也显得格外的平静。 可淡漠的神情却掩盖不了她内心泛起的波澜。她并没有深情的望着吉尔格楞,只是将头微微倾斜,目视前方,轻声耳语。 问吉尔格楞:“《天边》是怎么回事?” 吉尔格楞微笑中带有一丝的忧伤,回道:“别听他们瞎说!” 之后,整个宴会上他们再也没有谈有关《天边》的话题。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纯真的恋情在民间一直流传着。 这段情浓浓的! 深深地! 酸酸的! 却又是淡淡的!------。 《天边》 天边有一对双星 那是我梦中的眼睛 山中有一片晨雾 那是你昨夜的柔情 我要登上 登上山顶 去寻觅雾中的身影 我要跨上 跨上骏马 去追逐遥远的星星 星星 天边有一棵大树 那是我心中的绿萌 远方有一座高山 那是你博大的胸襟 我要树下 树下采撷 去编织美丽的憧憬 我要山下 山下放牧 去追寻你的足印 足印 我愿与你 策马同行 奔驰在草原的深处 我愿与你展翅飞翔 遨游在蓝天的穹谷 穹谷...... 转发微文(未经核实)供战友们欣赏 2016年9月1日

3 附件一:傅莹 简介 傅莹,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 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英国肯特大学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 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大使,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驻大国女大使。 以善于沟通著称。 2013年3月4日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言人。 2015年3月4日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 2016年3月4日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言人。 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社科院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副理事长。

4 附件二:吉尔格楞(又称:吉曰格楞) 简介 吉尔格楞是蒙古族画家。《天边》词作者 吉尔格楞还有一个“响亮”的头衔“韩磊的舅舅”。 蒙古族歌手韩磊在湖南电视台“我是歌手”第二季第6期演唱《天边》这首歌,唱前特意表白说,《天边》这首歌是我舅舅吉尔格楞送给我的结婚礼物。

5 附件三: 乌兰托嘎 简介 乌兰托嘎,《天边》曲作者。 乌兰托嘎是蒙古族著名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家。 1958年4月1日出生于海拉尔,受家庭文化环境熏陶,8岁时,他就谱出自己第一首曲子。 1978年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学习作曲和指挥,后到中央音乐学院深造。 1984年创作第一部交响曲《骑士》,开始受到业内同行和前辈关注。 1988年为蒙语歌曲集《蒙蒙细雨》作曲成名。代表作:《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草原在哪里》、《天边》、《呼伦贝尔大草原》。

6 附件四:我的老同学格楞 蔡树本 吉尔格楞是我们在大学中公认的才子,不仅画画具有超凡的感觉和过人的才华,他的文学修养和“综合素质”在当时也是让大家极其佩服的。 记得他在知青时写的诗集手抄本我们几乎人手一册,在乡村实习的篝火旁同学们常围在他的身旁听他朗读诗文,印象较深的有屠格涅夫的《春潮》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 他的擒拿格斗和摔跤拳击的工夫也甚是了得,报社的糜子、阿来、哈布尔和后来被称为“蔡训班” 的精英们:敖恩、小宁、侯燕、小春、理京和丁熊等大都领教过他的拳脚,班里一个身体强壮的额吉纳武生扬永家在一场格斗中被他擒住要害几乎昏死过去。 掰腕子、跋大葱、幢拐拐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2006年夏,吉尔格楞和老马张罗老同学毕业三十年的首度聚会,同学中我欣赏周宇对油画始终如一的那份热情,三十多年奋斗,他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进入国内重要油画家行列。 我也钦佩早年即名满校园的吉尔格楞,对自己的才华与过去,既不眷顾也不声张,在社会变革中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在众多的领域里创造出一系列令人刮目的业绩。 吉尔格楞大我五岁,和他见面那年我还不到二十岁,距今已四十多年。 那时他已经颇有名气,虽然妥木斯、金高五十年代在全国已富盛名,但吉尔格楞是属于我们同龄人的骄傲,亦师亦友,对我们那帮哥们儿具有难以忘怀的影响。 在师大时与他朝夕相处,让我们度过了青春时期最快乐的时光。 入学前,吉尔格楞、周宇和我分别插队到巴盟、包头和呼市郊区农村,那时周宇和我还不到十七岁,格楞已是被下放多年的老知青了。 那时我们呼市那帮哥们儿虽痴迷于绘画,但寻师无门,白天骑上破自行车漫山遍野的去“汲”风景。 晚上潜入师大美术教室偷画石膏像,有时抓阄轮流做模特画些“油头(油画头像)粉面(水粉头像)”,晚上混进火车站候车室画人物速写。闲来大家便带着青春的骚动,拨弄着吉它胡乱唱些外国民歌,直到把嗓子喊哑。 吉尔格楞的到来如同一帮山贼野寇遇上了“党代表”,马上有了章法和方向,成了我们这帮人的良师益友。 当年美术圈里有一个经典的小段子,说的是老云头酷爱吹牛,一次他对“老没牙”吹道:“妥木斯说了,内蒙能画画的只有四个人,”他伸出大拇子指向自己大声说道:“爷一个”。然后停顿片刻卖个关子而且声音也不如开始响亮了,又道:“你一个”此刻“老没牙” 被紧张涨红又有些痉挛抖动的脸终于松弛了下来,“吉尔格楞”此时老云头的声音又减弱了一些,随后说到“张明骥”时已听不大清了。 此例也说明即便是在吹牛说事,也不能少了吉尔格楞来证明其重要性。 大学毕业那年根据哪来哪去的原则我被初定回郊区的某学校。 吉尔格楞得知有个留校的名额,便拉上班里几个同学一起闯入工宣队的办公室,不知是用了什么招数,竟然使主管毕业分配的“工宣队”改变了初衷,竟然让我留了校。 八十年代初,“星星画会”在京声名大震,在它之前的七十年代末吉尔格楞就曾发起组织了“内蒙古青年油画研究会”,他所倡导的审美观念及新的表现形式,曾对内蒙古的美术活动产生过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在与当时内蒙古美协保守势力的斗争中,使得画会成员赵文华、周宇、砂金、奥迪、侯德、纳日黎歌、林国华、付震杰与我能及时赶上新美术浪潮。 其中赵文华、周宇和砂金涌到了大潮的前列。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画家和区内的油画精英。 1997年我加入了吉尔格楞创办的“恒星电脑美术工作室”在美术馆举办的“呼和浩特地区首届电脑美术展览”。 吉尔格楞对新事物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他在电脑美术作品中所表现的神奇怪诞的风格,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他在展览《前言》中写道“伴随现代高科技的数字化艺术手段——电脑美术骤然诞生并以其变幻莫测的无穷潜力和前所未有的独特魅力闯入人类文化艺术殿堂。 八十年代以来电脑图形图像软件的不断开发和迅猛发展为今天电脑美术的创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真正美术意义上的电脑技术也仅仅十几年的历史。 它虽然在已有数千年发展史的绘画、雕刻、建筑等美术巨人面前十分幼小,但却是站在高科技巨人肩上的儿童。 它与画笔、颜料、刀凿等不同的是,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这一能够拓展补充艺术家创作灵感并将其迅速物化的‘超工具’性能为美术创作所带来的突破性飞跃必将改变人们传统的审美情趣,并为其建立一个全新的具有更大精神含量的艺术空间”。 此后,我调动到青岛,去北京看到他策划创建的“腾格里塔拉”绚丽多彩,将蒙古文化发挥到了及至。 他编导的大型舞蹈剧《鄂尔多斯婚礼》在京城掀起一股强悍的蒙古风暴,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中法文化年腾格里塔拉艺术团应邀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展示古老的蒙古族歌舞。据说法国佬蜂涌而至争相拍照,整个看傻了。 在央视一套专题节目中,看到吉尔格楞因创作歌曲《天边》,领取由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时,我从心里为他高兴。 我所罗嗦的这些仅仅是吉尔格楞众多才能和成果中的点滴,歌曲《天边》也只是他才华的沧海一粟吧。 我希望能如《天边》歌中所唱: “……我愿与你策马同行, 奔驰在草原的深处。 我愿与你展翅飞翔, 遨游在蓝天的穹谷。……”

7 附件五:吉尔格楞与《天边》 上官云燕 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了《草原往事》正在专访吉尔格楞。 《草原往事》一直是我认为的内蒙古电视台做得最有品位的一个节目。 这个多年不见的吉尔格楞能在这里出现,让我很好奇:少言不语的吉尔格楞又会说些什么呢? 看下去还真有了新发现:吉尔格楞竟然是我特别喜欢的《天边》那首歌的词作者。 呵呵,显然是我孤陋寡闻了。我这个看书不记作者、听歌不管作者的毛病,孤陋寡闻也总是难免的。  认识吉尔格楞有七八年了,朋友聚会时,额博引见的。 那时吉尔格楞给我们的印象是讷于言,这可能是一个误解,看他接受采访时也很是侃侃而谈呀。 也难怪,我们那几个朋友一见面都比着看谁嘴尖舌俐,不熟悉的人想插话不容易。 反正在聚会上我们看见他一直都是眯着他的小眼睛,好脾气地笑着。 他给我们留下的最深的记忆是朗诵诗歌。 额博是个热诚的人,聚会上从不忍冷落了任何一个朋友,每次他都会提议吉尔格楞朗诵一首诗歌。 吉尔格楞并不推辞,不,是很乐于和大家分享。 他的神情特别认真,仿佛沉在了里面。酒桌上的局面难免闹一些,但是,他并不高的朗诵总是渐渐平息了说笑声,大家都跟着他沉浸并肃穆起来。 关于吉尔格楞的故事,也听过一鳞半爪的。 我们都是以文会友,对每个人的个人生活关心但从不好奇、探究,所以从来也没有打问过。 但是,故事总是因人而生的,看吉尔格楞其人,搞美术设计,还写诗歌,有才情也有心智,拥有动人的故事也是意料之中的。 曾去过吉尔格楞在呼市的工作室,不大的空间,却很有艺术氛围,同时也很有做事业的架势,那是他正筹划着一个很了不起的具有民族风情的度假村的项目,很为他的气魄惊叹。 此后,由于我的工作变更,在创业的艰难中很快地度过了几年的时间,忙碌中昔日的朋友都疏于联络,和吉尔格楞也自然断了音讯。    繁杂的现代音乐有品质的不多,令人的耳朵很是疲惫。《吉祥三宝》出来后,很是让我欣喜一番。 于是很注意布仁巴雅尔的新歌,在他的所有的歌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天边》,每每听来,都觉得那么辽远,那么深情,那么让人向往。 哈哈,如今才知道,这一首好歌的词竟然是吉尔格楞写的。 这首歌中又是寄托了他怎样的诗情、心情和深情呢—— 天边有一对双星 那是我梦中的眼睛 山中有一片晨雾 那是你昨夜的柔情 我要登上登上山顶 去寻觅雾中的身影 我要跨上跨上骏马 去追逐遥远的星星…… 这个采访到是让我们对吉尔格楞的情况有了一个很全面而且全新的了解,知道他不但有好的作品,事业也做得有气势,有成就,真是从心里为老朋友高兴。 《天边》——动人心弦 2016年9月1日

草原与骏马。

是草原上的日出还是日落?

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与壮硕的骏马。

鸟兰托嘎《天边》歌曲作曲家:

《天边》歌曲原唱、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布仁巴雅尔。

美丽的大草原令人心醉。

上面是作者照片

左二是吉尔格楞

左一是吉尔格楞

右一是吉尔格楞

蒙古族女外交家傅莹

蒙古族著名歌唱家韩磊。

蒙古族著名年轻歌唱家韩磊。

蒙古族著名歌唱家韩磊。

1 《天边》——草原恋歌 冯诚忠 《天边》这首歌,在内蒙古地区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几乎是人人会唱的一首歌。 《天边》这首歌: 是一首飘逸浪漫的草原牧歌; 是一首沐浴心灵的草原情歌; 是一首感天动地的草原恋歌。 丝路花语评价《天边》: "《天边》这首歌深深的敲击着我的心弦,悠扬的笛声似近还远,犹如天边飘来的朵朵白云。 闭目聆听那动人的马头琴声,宛如一条清清的河水在缓缓流淌。 天边那一望无际的苍穹静谧、灵动,醉了伊人、醉了万物。 太美了,我宁愿沉醉,沉醉在这优美的旋律中永不醒来!" 《天边》这首歌,的确蕴含着一个醉人的、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 正是因为这个爱情故事,诞生了天籁之音的《天边》。 这个故事的两位主人公: 一位是蒙古族画家、《天边》词作者——吉尔格楞, 一位是蒙古族女外交家——傅莹。 吉尔格楞在三十年之后,偶遇天仙般的草原情人傅莹,那深埋内心的初恋,似火山爆发,激荡着他的情怀,他提笔抒怀,成就了精彩绝伦的美诗《天边》: ……我愿与你策马同行 奔驰在草原的深处 我愿与你展翅飞翔 遨游在蓝天的穹谷…… 北大荒的战友们,请您欣赏《天边》乐曲背后那段委婉凄美——内蒙古知青的故事吧: 2 转发原文: 这首歌的词作者吉尔格楞在文革那不寻常的年代里,他和广大知青一样,响应国家号召到了生产建设兵团。 当年他还是小伙子,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非常艰苦,幸运的是有一位美丽姑娘与他相伴,共同的磨难使两颗心贴在了一起。 他们互相关心和鼓励,日子也就不觉得怎么苦。 三年后姑娘考取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而吉尔格楞却没如愿。 姑娘在临行的头一天晚上来到了小伙子的营房,想向心爱的人道个别。 可她难以开口。其实小伙子已经知道她明天就要回城了,却没有问。 就这样,两个人默默的凝视着,没说一句话。微弱的煤油灯下一对恋人的两双手紧紧的握在一起,默默的、久久的、相视着-------。 直到天亮,姑娘走了。 小伙子没有出来送行,这一别就是三十年。 这位蒙族小伙子后来成为了画家。 成名之前的生活非常坎坷、艰苦。那时身上没有任何积蓄。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决定到北京撞撞运。 那一天,他把身上仅剩的一点钱买了一张机票,带上简单的行囊飞向他生命新的里程。 来到了北京,他站在机场的大厅里环视着周围,机场宏伟壮观,首都的变化让他为之震撼。这时突然一道亮点把他的目光吸引了过去,他的视线定格到了不远的滚梯上。 随着滚梯缓缓而下,一位中年女士出现在他的视线中。 女士身穿中式旗袍,一副黑色的披肩长长的拖在滚梯的扶手上,风度翩翩。 随着电梯的滑动,女士款款而下。吉尔格楞愣住了!现实生活中他从没见到如此高雅、气质非凡的女人。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女士竟走到了他的面前,伸出手说,“你好,吉尔格楞!” 吉尔格楞惊呆了,眼前和自己打招呼的不正是三十年前兵团的恋人吗? 相比之下自己今天的境况是多么的寒酸。 女士告诉吉尔格楞她现在在英国,并问吉尔格楞在做什么?还好吗? 吉尔格楞不知所措,还没等他没说什么,女士寒暄了两句便急匆匆的登上了一部奔驰离去。 之后,吉尔格楞才知道,兵团的这位恋人是现任的中国驻英大使。 首都机场的再次相遇,勾起了他对那段往事的回忆。 于是,当晚他在北京的地下室里写下了一首歌词,并请朋友谱了曲。 一首感人至深的民歌——《天边》诞生了。 这位女外交官就是傅莹,她也是地道的蒙古族,是北外工农兵学员中的佼佼者,口才一级棒。 她与王冠中一起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年会舌战美国及其鹰犬,为中国扬眉吐气。 听了《天边》,了解了背后的故事,更使人对她油然起敬。 又经过几年。一天,女大使兵团战友聚会,大家为女大使唱了这首《天边》。 女大使不知道《天边》是谁的作品,她被这首歌给触动了。 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 歌声结束,女大使的眼角潮湿了,她激动地问战友们:“我在国外就曾听过这首歌,这首歌是谁写的?” 战友们告诉她是一位叫吉尔格楞的画家写的。 她又问:“哪个吉尔格楞?”战友们告诉她是内蒙兵团的吉尔格楞,这是他为兵团的恋人而作。 她沉默了,久久的----,再也没说一句话。 次日,她让秘书安排了一个规格非常高的宴会,专门宴请吉尔格楞,部分兵团战友作陪。 宴会上女大使紧挨着旧日的恋人——吉尔格楞。 也许是职业习惯,她始终保持着一份庄重,见到吉尔格楞也显得格外的平静。 可淡漠的神情却掩盖不了她内心泛起的波澜。她并没有深情的望着吉尔格楞,只是将头微微倾斜,目视前方,轻声耳语。 问吉尔格楞:“《天边》是怎么回事?” 吉尔格楞微笑中带有一丝的忧伤,回道:“别听他们瞎说!” 之后,整个宴会上他们再也没有谈有关《天边》的话题。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纯真的恋情在民间一直流传着。 这段情浓浓的! 深深地! 酸酸的! 却又是淡淡的!------。 《天边》 天边有一对双星 那是我梦中的眼睛 山中有一片晨雾 那是你昨夜的柔情 我要登上 登上山顶 去寻觅雾中的身影 我要跨上 跨上骏马 去追逐遥远的星星 星星 天边有一棵大树 那是我心中的绿萌 远方有一座高山 那是你博大的胸襟 我要树下 树下采撷 去编织美丽的憧憬 我要山下 山下放牧 去追寻你的足印 足印 我愿与你 策马同行 奔驰在草原的深处 我愿与你展翅飞翔 遨游在蓝天的穹谷 穹谷...... 转发微文(未经核实)供战友们欣赏 2016年9月1日 3 附件一:傅莹 简介 傅莹,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 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英国肯特大学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 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大使,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驻大国女大使。 以善于沟通著称。 2013年3月4日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言人。 2015年3月4日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 2016年3月4日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言人。 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社科院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副理事长。 4 附件二:吉尔格楞(又称:吉曰格楞) 简介 吉尔格楞是蒙古族画家。《天边》词作者 吉尔格楞还有一个“响亮”的头衔“韩磊的舅舅”。 蒙古族歌手韩磊在湖南电视台“我是歌手”第二季第6期演唱《天边》这首歌,唱前特意表白说,《天边》这首歌是我舅舅吉尔格楞送给我的结婚礼物。 5 附件三: 乌兰托嘎 简介 乌兰托嘎,《天边》曲作者。 乌兰托嘎是蒙古族著名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家。 1958年4月1日出生于海拉尔,受家庭文化环境熏陶,8岁时,他就谱出自己第一首曲子。 1978年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学习作曲和指挥,后到中央音乐学院深造。 1984年创作第一部交响曲《骑士》,开始受到业内同行和前辈关注。 1988年为蒙语歌曲集《蒙蒙细雨》作曲成名。代表作:《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草原在哪里》、《天边》、《呼伦贝尔大草原》。 6 附件四:我的老同学格楞 蔡树本 吉尔格楞是我们在大学中公认的才子,不仅画画具有超凡的感觉和过人的才华,他的文学修养和“综合素质”在当时也是让大家极其佩服的。 记得他在知青时写的诗集手抄本我们几乎人手一册,在乡村实习的篝火旁同学们常围在他的身旁听他朗读诗文,印象较深的有屠格涅夫的《春潮》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 他的擒拿格斗和摔跤拳击的工夫也甚是了得,报社的糜子、阿来、哈布尔和后来被称为“蔡训班” 的精英们:敖恩、小宁、侯燕、小春、理京和丁熊等大都领教过他的拳脚,班里一个身体强壮的额吉纳武生扬永家在一场格斗中被他擒住要害几乎昏死过去。 掰腕子、跋大葱、幢拐拐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2006年夏,吉尔格楞和老马张罗老同学毕业三十年的首度聚会,同学中我欣赏周宇对油画始终如一的那份热情,三十多年奋斗,他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进入国内重要油画家行列。 我也钦佩早年即名满校园的吉尔格楞,对自己的才华与过去,既不眷顾也不声张,在社会变革中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在众多的领域里创造出一系列令人刮目的业绩。 吉尔格楞大我五岁,和他见面那年我还不到二十岁,距今已四十多年。 那时他已经颇有名气,虽然妥木斯、金高五十年代在全国已富盛名,但吉尔格楞是属于我们同龄人的骄傲,亦师亦友,对我们那帮哥们儿具有难以忘怀的影响。 在师大时与他朝夕相处,让我们度过了青春时期最快乐的时光。 入学前,吉尔格楞、周宇和我分别插队到巴盟、包头和呼市郊区农村,那时周宇和我还不到十七岁,格楞已是被下放多年的老知青了。 那时我们呼市那帮哥们儿虽痴迷于绘画,但寻师无门,白天骑上破自行车漫山遍野的去“汲”风景。 晚上潜入师大美术教室偷画石膏像,有时抓阄轮流做模特画些“油头(油画头像)粉面(水粉头像)”,晚上混进火车站候车室画人物速写。闲来大家便带着青春的骚动,拨弄着吉它胡乱唱些外国民歌,直到把嗓子喊哑。 吉尔格楞的到来如同一帮山贼野寇遇上了“党代表”,马上有了章法和方向,成了我们这帮人的良师益友。 当年美术圈里有一个经典的小段子,说的是老云头酷爱吹牛,一次他对“老没牙”吹道:“妥木斯说了,内蒙能画画的只有四个人,”他伸出大拇子指向自己大声说道:“爷一个”。然后停顿片刻卖个关子而且声音也不如开始响亮了,又道:“你一个”此刻“老没牙” 被紧张涨红又有些痉挛抖动的脸终于松弛了下来,“吉尔格楞”此时老云头的声音又减弱了一些,随后说到“张明骥”时已听不大清了。 此例也说明即便是在吹牛说事,也不能少了吉尔格楞来证明其重要性。 大学毕业那年根据哪来哪去的原则我被初定回郊区的某学校。 吉尔格楞得知有个留校的名额,便拉上班里几个同学一起闯入工宣队的办公室,不知是用了什么招数,竟然使主管毕业分配的“工宣队”改变了初衷,竟然让我留了校。 八十年代初,“星星画会”在京声名大震,在它之前的七十年代末吉尔格楞就曾发起组织了“内蒙古青年油画研究会”,他所倡导的审美观念及新的表现形式,曾对内蒙古的美术活动产生过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在与当时内蒙古美协保守势力的斗争中,使得画会成员赵文华、周宇、砂金、奥迪、侯德、纳日黎歌、林国华、付震杰与我能及时赶上新美术浪潮。 其中赵文华、周宇和砂金涌到了大潮的前列。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画家和区内的油画精英。 1997年我加入了吉尔格楞创办的“恒星电脑美术工作室”在美术馆举办的“呼和浩特地区首届电脑美术展览”。 吉尔格楞对新事物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他在电脑美术作品中所表现的神奇怪诞的风格,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他在展览《前言》中写道“伴随现代高科技的数字化艺术手段——电脑美术骤然诞生并以其变幻莫测的无穷潜力和前所未有的独特魅力闯入人类文化艺术殿堂。 八十年代以来电脑图形图像软件的不断开发和迅猛发展为今天电脑美术的创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真正美术意义上的电脑技术也仅仅十几年的历史。 它虽然在已有数千年发展史的绘画、雕刻、建筑等美术巨人面前十分幼小,但却是站在高科技巨人肩上的儿童。 它与画笔、颜料、刀凿等不同的是,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这一能够拓展补充艺术家创作灵感并将其迅速物化的‘超工具’性能为美术创作所带来的突破性飞跃必将改变人们传统的审美情趣,并为其建立一个全新的具有更大精神含量的艺术空间”。 此后,我调动到青岛,去北京看到他策划创建的“腾格里塔拉”绚丽多彩,将蒙古文化发挥到了及至。 他编导的大型舞蹈剧《鄂尔多斯婚礼》在京城掀起一股强悍的蒙古风暴,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中法文化年腾格里塔拉艺术团应邀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展示古老的蒙古族歌舞。据说法国佬蜂涌而至争相拍照,整个看傻了。 在央视一套专题节目中,看到吉尔格楞因创作歌曲《天边》,领取由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时,我从心里为他高兴。 我所罗嗦的这些仅仅是吉尔格楞众多才能和成果中的点滴,歌曲《天边》也只是他才华的沧海一粟吧。 我希望能如《天边》歌中所唱: “……我愿与你策马同行, 奔驰在草原的深处。 我愿与你展翅飞翔, 遨游在蓝天的穹谷。……” 7 附件五:吉尔格楞与《天边》 上官云燕 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了《草原往事》正在专访吉尔格楞。 《草原往事》一直是我认为的内蒙古电视台做得最有品位的一个节目。 这个多年不见的吉尔格楞能在这里出现,让我很好奇:少言不语的吉尔格楞又会说些什么呢? 看下去还真有了新发现:吉尔格楞竟然是我特别喜欢的《天边》那首歌的词作者。 呵呵,显然是我孤陋寡闻了。我这个看书不记作者、听歌不管作者的毛病,孤陋寡闻也总是难免的。  认识吉尔格楞有七八年了,朋友聚会时,额博引见的。 那时吉尔格楞给我们的印象是讷于言,这可能是一个误解,看他接受采访时也很是侃侃而谈呀。 也难怪,我们那几个朋友一见面都比着看谁嘴尖舌俐,不熟悉的人想插话不容易。 反正在聚会上我们看见他一直都是眯着他的小眼睛,好脾气地笑着。 他给我们留下的最深的记忆是朗诵诗歌。 额博是个热诚的人,聚会上从不忍冷落了任何一个朋友,每次他都会提议吉尔格楞朗诵一首诗歌。 吉尔格楞并不推辞,不,是很乐于和大家分享。 他的神情特别认真,仿佛沉在了里面。酒桌上的局面难免闹一些,但是,他并不高的朗诵总是渐渐平息了说笑声,大家都跟着他沉浸并肃穆起来。 关于吉尔格楞的故事,也听过一鳞半爪的。 我们都是以文会友,对每个人的个人生活关心但从不好奇、探究,所以从来也没有打问过。 但是,故事总是因人而生的,看吉尔格楞其人,搞美术设计,还写诗歌,有才情也有心智,拥有动人的故事也是意料之中的。 曾去过吉尔格楞在呼市的工作室,不大的空间,却很有艺术氛围,同时也很有做事业的架势,那是他正筹划着一个很了不起的具有民族风情的度假村的项目,很为他的气魄惊叹。 此后,由于我的工作变更,在创业的艰难中很快地度过了几年的时间,忙碌中昔日的朋友都疏于联络,和吉尔格楞也自然断了音讯。    繁杂的现代音乐有品质的不多,令人的耳朵很是疲惫。《吉祥三宝》出来后,很是让我欣喜一番。 于是很注意布仁巴雅尔的新歌,在他的所有的歌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天边》,每每听来,都觉得那么辽远,那么深情,那么让人向往。 哈哈,如今才知道,这一首好歌的词竟然是吉尔格楞写的。 这首歌中又是寄托了他怎样的诗情、心情和深情呢—— 天边有一对双星 那是我梦中的眼睛 山中有一片晨雾 那是你昨夜的柔情 我要登上登上山顶 去寻觅雾中的身影 我要跨上跨上骏马 去追逐遥远的星星…… 这个采访到是让我们对吉尔格楞的情况有了一个很全面而且全新的了解,知道他不但有好的作品,事业也做得有气势,有成就,真是从心里为老朋友高兴。 《天边》——动人心弦 2016年9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4433 投诉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冯诚忠
创作 151 粉丝 525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4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