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中国九大古代名山,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因《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风景区。
自华夏之祖轩辕黄帝王屋山设坛祭天开始,王屋山仙道文化就与中华五千年文明相伴而行,在各个时期都有重要的道教人物在王屋山活动,可以说,王屋山道教的历史是中国道教历史的一个缩影。
王屋山道教在不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以“道”“仙”“术”三大体系为内在结构的文化形态,其涉及领域之广,影响之深 ,世之罕见。在长期不懈的医疗实践和对人体生命科学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宗教特色的医学文化和养生文化。
今日不言王屋道仙术,只言王屋避暑养生清凉地~
太行山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气候条件与承德相近。 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5℃,平均最低气温在-10℃左右; 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3℃,平均最高气温在28℃上下,偶尔会出现高温天,但概率可以说是相当低。
王屋山,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年平均气温平原区14.4℃,浅山丘陵区13.2℃~14.3℃,北、西部太行、王屋山区低于10℃。
从气温条件看,王屋山,绝佳休闲养生的清凉地!
王屋山,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银杏树,郁郁葱葱,被称为“世界植物活化石”;有长年涓涓细流的万年“不老泉”,久旱不竭,清凉宜人。 珍稀动物繁多,具有很高的观赏与研究价值。

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千年银杏树”。
此树为汉代遗物,大约有2000年左右树龄,是中国五大银杏树之一,俗称树粗“七搂八拐棍”,入秋金黄,十分美观。

银杏树下“不老泉”。
为王屋山有名的“灵泉之一”,旱时水不少,涝时水不多。经化验证明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经常饮用对人休有益。 王屋山辟谷期间,每次路过此处,都要拿手中的矿泉水北瓶接上一瓶,或者直接走到泉边用手掬起一捧入口,清冽甘甜……


“人在名山总为仙,草生福地皆为药”。王屋山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药王孙思藐终身在王屋山养生采药,终年141岁。

王屋不老草,又名冬凌草、冰凌草。指”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极顶----天坛山原始森林秘境中野生的冬凌草。 每霜降后,该草挂着冰霜,薄如蝉翼,遇阳光而不化,遇风沙而不落,其独特的植物学现象至今仍是科学界的难解之谜。 唐代高道司马承祯在《服气精义论》中将“天坛山冬凌草”称之为“王屋不老草”。 王屋山冬凌草资源丰富,种群独特,品质地道,其抗癌成分甲素含量较其它区域冬凌草高50%以上 。

鸡头参,药名黄精,王屋山特产。
它的叶、花、茎、根均可入药,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的功能。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


炸果,也叫开心果、壮阳果,味道似香蕉,男士最爱~







王屋山道家养生由来已久,底蕴深厚,千百年来一直是道家推崇的养生胜地。
2015年3月,伴随着中华武医团队入驻王屋山景区,炎黄子孙健康的三大基石--“武术、医术、养生”术也随之落户王屋山。




2015年7月8日,玫瑰应邀前去王屋山体验“王屋山武医炼炁修真”,在只喝泉水、纯净水,不食任何食物的7天真辟谷中,着实体验了一把王屋山的清凉。


辟谷期间,朋友晚上从郑州打电话说郑州持续高温,高达近40度,不开空调,人难以待在房中,更无法入眠…… 而同样是三伏天的王屋山庄,我们没有空调、我们不需要空调,而我们的夜晚是需要盖棉被的!
王屋山那满目的苍翠,便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好的空调!
7月的王屋山,绿树成荫,流水成溪,鸟啼山涧,蛙鸣沟底,天蓝云白,清风徐徐,炎热与王屋山无缘!




2015年7月14日上午(辟谷第六天),武医养生专家团队带领20多位六天没有进食的学员,徒步攀登全真七子修炼过的灵山洞,洞内寒气飕飕,山顶风清气爽,四周层峦叠嶂,一览无余。






当晚,王屋山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而下,本来不高的气温又骤然下降,路人竟然穿上了厚厚的外套。与此同时郑州等地出现四十度的高温天气,酷暑难忍。
而三伏期间的王屋山竟然不需要开空调,在王屋山庄夜间睡觉还需要盖好棉被,一早一晚身穿短袖还有点凉的感觉。

玫瑰在7天辟谷结束后的第2天,再次“登洞天之顶,观沧海桑田”。 再次登上天坛极顶的玫瑰,夜晚住宿在天坛峰唯一一家仅有两间客房、六张床位的农家乐宾馆。
站在仙雾缭绕的天坛峰,不由得感叹:伏天王屋有点冷!真的冷!
伏天的天坛峰,无论白天天气多么炎热,但夜晚睡觉是要盖两床被子的,否则你会被冻醒~

辟谷结束后的这次攀登王屋山,玫瑰没带衣服,冷时,只好把用来防晒遮阳的丝巾披在身上抵挡少许寒意。 在整个登山过程中,早晚手臂上的汗毛似乎一直是竖着的~
”女娲补天“石。重达70余吨,相传为女娲补天所剩,自古至今多有人朝拜此石,祈求吉祥如意。

清晨的天坛峰,时而蓝天白云,阳光灿烂;时而仙雾萦绕,浓的化不开。 整个人仿佛走进了虚无、朦胧、飘渺的世界。感觉自己好似天女下凡,带一身道骨仙风……
一座座或远或近、或大或小的山头,时浮时沉,时隐时现,如同仙山琼岛。 此时,王屋山的山山水水,都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清风亭下,王者之山、王者之女~ 玫瑰身上所穿外套,为此次同行同修、在天坛峰农家乐宾馆同住一屋的妹妹尹老师临行前向王屋山庄主所借外套,因为妹妹身体有点不太舒服,再加要照顾两个6、7岁、还在睡梦中的孩子,因此,外套便借与玫瑰暂时的遮风保暖~感谢妹妹,玫瑰不会忘记我们为同修时的美好记忆,期待我们再次有缘为同修。



清晨的天坛峰静悄悄的,玫瑰独自一人从天坛峰的农家乐宾馆行至清风亭、再登天坛极顶、拜了与我同一天生日的先祖轩辕,然后从“华夏一统圣地”上至“天下第一洞天”,再一级一级登上天坛极顶最高峰“天檀阁”,带着敬畏与凝重,双手慢慢打开了华夏文明的神圣之门----天檀阁 一个人的“天檀极顶”,千年沧海桑田尽收眼底……








站在天檀阁,俯瞰中华文明摇篮的发源地、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九由十八弯细如白练。 在自然面前,黄河是渺小的,我们人类何尝不是渺小的?因此,我们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其实也是敬畏我们自己!

“舍身崖”下,万丈深渊~ 舍身岩得名于与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有关的美丽传说,在玫瑰的后文中会有所述。
据说,这舍身崖是有灵性的,如果站到崖边还能气定神闲、面不改色,说明此人心诚念善,死后会升入天堂;反之不到崖边就心慌发抖、神形俱乱,说明此人心虚念恶,死后必坠地狱。
从照片不难看出,从小恐高的玫瑰气定神闲地走到了悬崖边……由此看来,玫瑰是要回归入天堂的。 正如玫瑰不曾谋面的好友渔郎所言:你的前生是在天庭的……

”定心石“前留个影。 相传吕洞宾后来也登临此崖,留下了“人心安定,方立此石”的八字箴言。告诫世人:如果秉承善念,人心达到平和的境界,便能临危而不乱;反之如果总是心浮气躁,欲害他人,就会把自己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老君池。 传说是太上老君炼丹的地方。


红豆杉。 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现今国内留存的红豆杉中,人们常说的不外乎云南的红豆杉、西藏的红豆杉、东北的红豆杉等所在,但在中原地带的王屋山区林山上,也藏着一棵鲜为人知的千年红豆杉。

早饭时,屋外的雾依然是浓的化不开,眼睁睁地看着白雾往屋里倒灌。 悬崖边不知何时出现一条小花蛇,人蛇合谐相处,足见王屋山的生态环境之好。

一只叫“皮皮”的小狗,一直跟随在玫瑰左右。 这只有灵性的小家伙,在陪玫瑰走到通往天坛峰最后那段高高的台阶时,停下脚步,任玫瑰拿口袋里仅有的几颗它喜欢的当地特产烤馍与手中的物品逗它,它丝毫不动心,只是安静的望着玫瑰不挪动半步…… 小皮皮,你是先祖的守护者,至此驻足是怕扰了先祖吗?

阳光露出难得的笑脸,赶快举起相机抓拍几张~


早饭后,在山中逗留游玩了一会儿,开始返程下山。 已近中午,大雾依然没有散去,似乎更浓了。

山花烂漫,阵阵幽香。 真想把这怡人的幽香收集到瓶子里,与大家分享~


山中的野草莓,想尝尝吗? 那就到王屋山来吧!享受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品尝吸日月之精华、集天地之灵气的野果吧~ 王屋山庄还有无污染的有机果园等着你哦~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人在山中,便是仙!


在山顶,一直期盼此行能遇上王屋山猕猴,将至山脚,如愿以偿,真的遇猴子……
同行的国际太极拳名师,陈家沟太极十九代传人、王屋山庄太极拳师冯占杰老师说:玫瑰,你运气真好!我来四次了,第一次遇到猴子……




下山后,第二天,怀着不舍与王屋山道别:王屋山,我还会再来的! 天上玫瑰终将落入凡尘,投入自然的怀抱,也许,该如大家玩笑所言:“天上玫瑰”唤作“王屋玫瑰”更合适~
以下两张照片,为2016年7月玫瑰再回王屋山,在银杏树、不老泉边草地自拍~ 玫瑰名言:臭美有利于身心健康~


结束语:
三伏天,艳阳高照,整个人都要烤化了。 王屋山,绿树成荫,清风徐徐。 白天,蓝天白云,夜晚,星斗满天。 入眼苍翠,呼吸清新,这里只有仙雾,没有霾……
这里的每一株树、每一朵花、每一颗石头、每一处蜿蜒,都那么清静,那么自然,那么随心所欲。
这样的王屋山,此时的王屋山,你若不来,更待何时?





大道之源王屋山,欢迎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