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是纪念屈原大夫的爱国情怀,这天我们一行三车去追忆着塞上戍边的当代英雄,基建工程兵修筑的天山之魂国防公路(S101)。
出发前的奎屯之夜
奎屯之晨。

这段国防公路想必大多数上世纪七十年代前生人都看过一部电影《天山行》,电影叙述的是一群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在天山山脉深处,筑成一条条冲上云霄的千里国防线、大动脉。图为:这一大动脉的中部,图的右边是独库公路,但因前二天泥石流而暂停通行的独山子至南疆库车段,图的左边便是我们这次追忆的S101即国防公路东段310公里,独山子至昌吉硫磺沟~乌鲁木齐永丰乡。

进山口处,从这开始全程搓板路和延綿不絕的盤山路。一路沙石似滚珠般冰面使80麦的车后轮甩尾,开慢了又颠的五脏六腑乱跳难当,从这进入东部天山近东段。

在斑驳的阳光下看这条天山深处的动脉。

友,立华,山东大汉,做风硬朗、事业精明、为人豪爽。要穿越了甚似快乐!

友,明,军垦后代、河北野人,"风蕭蕭兮易水寒"之壮士样,常穿行于新藏、青藏、川藏、滇藏和无人的沙漠戈壁。样子甚似蛋定噢!

山口集结。

当工程兵们在悬崖峭壁上堪路的身影。有歌为证,李双江唱,您没事也哼哼两句。

我们当年没有现代化的工程设备,在反修、防修和对苏联的大兵压境的严酷环境下,肩扛手提地创造着一个个不可能和奇迹。

这是当年军区领导、新疆生产建设兵、自治区领导和基建工程兵领导在工地视察。

一条麻绳空中荡革命事业多豪情,那个生活条件极度严劣的情况下,人们內心是多么的无私和坦荡。

拔山涉水云在脚下,翻山越嶺全当旅游。

不知装备坏了几多,但最后清点时,都是好车好装备,艰苦朴素是我军的光荣传统。

云低山沉风雨路。

我拍照片遇上个很会配合的家伙,又闪灯来又鸣笛,山中回音传四方。

天边的牛从不让路,聪明的人从不鸣笛赶牛儿,牛说这是俺家爱咋咋地!

直行巴音沟左拐乌苏市,我们直行。

壮士的大黄蜂追上来了,吽吽直叫,连个笛儿都不鸣一下。

路牌早已标示当心家畜,牧区得见。

还有几座山啊?追忆并非是件悠闲事,常常有些使命感,不忘本边疆人最懂。

这云很低那山大雨,工程兵们的家常便饭。

路遇这群骑车党,使命感甚强。

哈哈嶺上白云,放晴。

大回环后看那山,我一小时前在那行。

绿毯挂山坡,当年的测绘兵也曾在我站的地方留连

玛纳斯河源头,在南方不算什么水,但在新疆这可是关系到人们的身家性命。

三个有使命感的大侠,终于感动了上苍,源头之水暂时沐浴这帮灰头土脸的家伙。

玛河上游的水库和电站

山里的玛河大桥,山外高速上那座大桥很有名,一带一路没它不行。

这段是S101的末端,地壳招着手手迎接,太热烈了吧!热死个人,温度34。

今年早春雨水好山中绿芒芒。

一个山谷里的湿地,而今不多见。

这离人类初祖母系社会只几公里,那里有生殖崇拜岩画,一群裸男围着女王跳大神。

这个山口下去走几十公里我们到家了,朋友们来吧来新疆、来中亚,这里好景、好人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