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2016-6-8人生象一个百宝箱,装满了丰富的经历。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历过无数的第一,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上学校,第一次考试,第一次就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第一次已经渐渐淡忘。但是我们第一次踏上社会,第一次进单位,第一次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确是终身难忘。我们从学校到工厂,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在政治思想上,技术上,生活上得到师傅们的关怀和培养,学会了同师傅们打成一片,懂得了虚心学习,积极上进,懂得了尊重知识,尊重师长,尊重理解共同工作的同事学友。人生的起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在老厂的十几年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第一个培养我们的摇篮,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开端。然后我们这些老厂的同事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奔向了不同的单位。退休后又重新聚到一起,老同事,老姐妹,情谊依然,说不完的往事。道不完的别情,就象回到阔别已久的家。好亲切,好温馨。家的感觉真好。
聚会在徐家汇顺风饭店



对相聚的渴望年过八旬的老师傅早早赶来。







第一任团支部书记八十二岁的徐世英师傅推着扶手车颤巍巍的走来了。

接班人第二人团支部书记陈章才立即迎上前去。




发起人卢韵华在点菜

缝边车间的师傅们。别看她们现在白发苍苍,当年可是车间的生产主力。是年轻人言传身带的老师。第三任团支部书记张志萍和工会主席施莲英及师傅们聊天。



副厂长钱林生看望师傅们。


组织科领导赵贤仁看望师傅们。









楼月仙师傅是不老松,七0后了还那么年轻。


印花车间的韩铭澄师傅年过八旬依然神采奕奕。



钱满和师傅九十岁了精神充沛,红光满面。当年的小字辈争相与他留念。




同事情




印花车间的同事兄弟般的情谊。


















师徒情


制版美工部的同事们

当年小字辈今天资深美女们

















姐弟


团支部的伙伴们


厂领导同志李巧云,赵贤仁,许永生。







为相聚干杯


















友谊永存,保持年轻心态,老有所为,老友所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