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炉的名气几乎无人不晓。据记载,明宣德年间,宣宗令吕震等参照《宣和博古图》及内库中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烧制的器皿,绘成117种图谱,并于宣德三年,由工部侍郎吴邦佐用暹罗国进献的三千斤‘’风磨铜‘’,又配以金、银、铅、水银等珍贵材料,经过反复提炼,最终铸成了颜色、款识多样、美不胜收的“宣德炉”。
宣德炉造型优美、质地精良,名扬海内。冒辟疆的《宣炉歌》赞其皮色“如女子肌肤,柔软细腻可捏”。由于人们对宣德炉趋之若鹜,因此在宣德当朝就有人开始仿制,一直持续至今天仍仿制不断。数百年过去了,时至今日真正在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已极为罕见,且真伪难辨。“宣德炉”作为铜铸香炉的铭牌,已成为带有宣德款铜炉的统称了。
90年代初我在黄山屯溪开学术会时,在一家古玩店碰到老板刚收购回一些铜香炉,我从中挑了三件。那时才150元一件。此件青铜炉立耳、三足、鼓腹,线条优雅,铸造精良。炉底款识“大明宣德年制”,字体端正,笔画均匀,宣字少了一横。胎质致密,包浆淳厚而润泽,表面虽有污垢,但瑕不掩瑜,岁月沉淀的珠光宝色依稀可见。我认为它是一款清早期或以前的宣德炉。以下附北京和台北故宫类似款式的藏炉供朋友们参考。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宣德炉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宣德炉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宣德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