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如詩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5月2日 2016

莺声燕语风华绝代

京剧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生、旦、净、丑四大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四功、“手眼身法步”五法表演体系成熟,五千八百多个剧目题材丰富气势宏美。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与昆曲、汉剧、弋阳腔、乱弹等剧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融汇,京剧于19世纪四十年代形成,20世纪三四十年代达到鼎盛。 翻看中国京剧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早期的京剧无论剧目还是演员及流派,都是生行格外杰出;直到京剧的成熟和繁盛时期,旦行才逐渐兴盛,这与女性观众的增多以及舞台表现手段的增进不无关系。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旦角名伶评选,票选出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改变了老生唱主角的一统天下,更多旦角演员挑班唱戏,开启京剧史上最为鼎盛绚丽的春风芳华。 上世纪三十年代,梅兰芳接连访美、访苏演出成功,其表演艺术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的表演艺术形式被推崇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旦角艺术见微知著地展现中国京剧令人叹为观止的博大魅力,令全世界知味入迷。

京剧旦行大致可分为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等等。 青衣,最初因常穿青素褶子而得名,主要扮演端庄贤淑的中青年女子,特别注重唱工,以念、做为辅。 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泼的少女或泼辣放荡的青年女性,以唱、念、做为主,可分为闺门旦、玩笑旦、泼辣旦等。 刀马旦重身段工架,多扮演穿蟒扎靠戴翎子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女性,唱念做打舞并重。 武旦扮演擅长武艺的女性形象,表演上除重武功外,还尤其着重“打出手”特技。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唱用本嗓,唱腔与老生相近,兼用一些青衣腔。

旦角艺术剧目众多,流派纷繁,美不胜收。 调式众多:二黄、西皮、昆曲、四平调、高拨子…… 流派纷呈:梅(兰芳)派、荀(慧生)派、张(君秋)派…… 板式齐全:原板、二六、流水、散板、摇板…… 行当多变:青衣、花旦、刀马旦、花衫、闺门旦……等等,以点带面地体现了京剧旦角声腔的发展。

一抹云鬓,菱花镜中犹未改。芙蓉如面柳如眉的绝代姿容,却藉着刚柔并济的迷离之美,啼笑嗔怨出大梦古今同的苍凉表情。

两幅水袖,挥作巫山无数云。珠压腰衱稳称身的袅娜身段,隔花临水迢迢望去,别一种水墨意象,自一段风流态度,歌动情意,舞乱心旌。

几世悲欢,夜吟但觉月光寒。平生任有多少恨,此番无计上眉头。苏三凄凄戴枷,宝钏苦苦守窑,香君拚死一撞,换来一扇的鲜血桃花和身后的国仇家恨。

也曾风和日暖,也曾软语温存,在西皮流水一板三眼里唱念着际遇坎坷,在粉面桃花伽衣女蟒下掩藏着爱恨、情仇与哀愁。

这些芳华无限的际遇过往,凝炼于这一出出动人的旦行戏码,咀英撷华,秀色无边地勾勒出京剧两百年来的脉脉风致,勾勒出这一国粹艺术令几代人如痴迷醉的魅惑光影。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那些喜怒嗔怨,哀愁惊殇,曾在三丈戏台活演,又藉方寸影像间重生。两百年京剧的莺声燕语风华绝代,寸寸复生,声声入耳,句句熨心。

小集此辑,向大师致敬!向国粹致敬! 在音韵流美之间,更恍然翩跹身影惊鸿如现。一支胡琴划不穿沉沉夜色,几下梆子敲不断寂寂更漏,微醺的贵妃任那花团锦簇的大红宫装沾惹尘埃,俯身拈花来嗅,心醉神迷,然而指间握住的却是恍若隔世。

展开阅读全文


國粹 藝術
阅读 6792 投诉
本专集共有 2 篇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靜夜如詩
创作 15 粉丝 1526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68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