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民族于公元916年,在我国北方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辽”,并以其富有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在我国陶器史上占有着重要地位。人们把辽所制陶瓷器称之为“辽瓷”。因为辽瓷中的三彩瓷继承了“唐三彩”的制造方法,故称之为“辽三彩”。 对于辽瓷最早的烧制年代,目前尚无确切考证,但从有确切年代的墓葬出土的器物中,发现在辽穆宗应历年(951-969)以前就已经有了黄、绿单色釉陶器,可以断定这时已经有了三彩陶器。 辽三彩是承袭了唐代传统,烧制的一种低温瓷式釉陶,其胎质粗而坚硬,呈灰黄白或淡红色。辽三彩质量虽不如唐三彩,但辽三彩也有形成自己独特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辽瓷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本辽三彩印花扁执壶,采用了模具印花技术,三层分隔的不同水波纹,寓意“五湖、四海、三江”,其壶的中间部位由朵朵祥云簇拥着一朵含苞欲放的“俯视图”莲花,犹如“祥云捧日”,寓意佛教“莲”的至高无上。加之壶底周围凸起的仰瓣莲纹,以及以褐、绿色两种主色调的搭配装饰,使整个扁壶显得既大气磅礴,又庄严肃穆,充满神秘和动感。对此壶纹饰的如此解读,恐怕看官们前所未闻。综合起来看,我认为此壶应为珍罕的佛教用器,而非普通民用之品。 在考证该壶时,我从‘’中国陶瓷艺术《三彩陶》一书‘’中,发现了纹饰及形制大同小异的馆藏品及‘’辽代三彩印花扁执壶‘’标注,除此并无相应注释,仅以为年代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