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环线终了,从乌鲁木齐出发的伊犁小环线在七月十三日画上句点。作为全程闭眼玩家,我只需跟随伙伴的脚步,连机票车票都无需过问,何其幸运。



车轮碾过三千公里,因限速与逆向行程,每日车程总比预想漫长。我靠着晕车药续命,在颠簸中半梦半醒。这并非我憧憬的旅行方式,却意外收获了另一种体验:在混沌中与风景不期而遇。赛里木湖在药效将退时闯入眼帘,那拉提的草原则在昏沉间忽现翠色……紫苏花交织成海,向日葵集体朝圣太阳,牦牛背脊如移动的山峦,小羊羔在怀中颤抖如云絮。羊肉串的烟火气,西瓜剖开时迸裂的甜香,还有小白杏在齿间爆开的汁液——所有这些碎片在记忆中发酵,直到归程后才渐渐显影。原来我竟见过这般多的风景,原来我比想象中更勇敢。












盘点新疆让我有记忆点的几个时刻: 因为晕车不适受到优待,其实大家都难受我还能被照顾到真的很感动 与新认识的朋友一起围着篝火狂欢,火焰升起时清退了一身的寒意 和同行的伙伴们一起拍搞怪的照片和视频让我觉得很有趣 来到世上是唯一一座没有红绿灯的城市——特克斯八卦城,当然我们三环走到一环也就十分钟而已




天马浴河 太壮观了
新疆这位善变的姑娘,晴时明媚雨时阴郁,我还没来得及读懂她眼波里的故事。若有机会再来,定要慢些走,在草原躺成一块石头,任云影从身上碾过;听当地人讲讲历史故事,学几句带着羊膻味的方言;等篝火燃尽星辰,再跳一支忘了步法的舞。旅行不该是收集风景的竞赛,而是让异乡的月光慢慢浸泡心脏的过程。




好吃的奶皮子
14日下午抵达吐鲁番,一下车四十三度的热浪逼得手机都要躲进冰箱喘息,汗流浃背的同时也在这里触摸到最柔软的温度:滴滴司机热情分享自己从公园现摘的葡萄,早餐店老板娘笑着免去核对账单的繁琐直给的信任感,维吾尔族姑娘为我描眉时哼着听不懂的歌谣,边化边说我长得像她们那一歌星,摄影师为捕捉一缕光线在滚烫的户外,努力地用普通话一次次的教我调整姿势。这座被太阳宠坏的城市,用一天时间教会我用皮肤记忆温暖。






吐鲁番博物馆小插曲: 没预约到吐鲁番博物馆的票,硬着头皮去碰运气。 想象中:电子闸机、人脸识别、预约码核验 现实中:"几个人?""一个""嗯"✍️ (在本子上写上+1) ——吐鲁番的数字化管理,带着手写的温柔



15日晚兰州失眠。为了看博物馆和艺术馆,仅睡了三小时还是坚持前往。 甘肃省博的彩陶纹样里藏着先民对美的原始冲动,铜奔马的蹄铁还沾着丝路风沙。最动人的是那些敦煌摹本——虽非真迹,但画师们临摹时倾注的虔诚,让飞天的衣袂依然能拂过千年后的凝视。在展馆冷气中忽然战栗:有些美注定要亲自奔赴,就像此刻我心中破土而出的,对莫高窟的渴望。

此刻我正喝着三炮台边整理照片

















从艺术馆出来去逛了旁边的《读者》大厦 仿佛撞见小时候衷爱这本杂志的自己,此刻正站在它的出生地




后知后觉的我在兰州的最后一晚写下了这篇流水账。旅行终归要留下遗憾,如同丝绸之路上遗落的瓷片,在岁月里长成新的星辰。
写在最后: 如今,太多人选择背过身去,把冷漠当作清醒,把善意当作天真。可正因如此,每一份未被世俗磨灭的真诚,才更值得被感恩与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