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云水之星张瑞平(伊人)
图片来源:网络
坡上青青草 文/张瑞平
春日的清晨,太阳暖融融地照进屋里,一首深情悠扬的《牧羊曲》从耳畔飘来,瞬间,脑海里铺开一幅画卷:晨曦,清泉,青草,野花,山果……而我,置身其间,是那位牧羊女。 那年我十岁。快放暑假的日子,大太阳越来越热。最热的午后,人与羊都得歇晌。放学的我吃过饭后,照例帮爹去照看一会羊,让爹回家吃饭。羊儿一团团、一片片地卧着,有的在地塄上,有的在地塄下,懒懒地埋下头,散漫地动几下嘴,眨几下眼。我置身其间,站在地塄边,目光掠过几只大点的刚跟群的羔羊。它们身上的毛是新的,白白绵绵的,短短顺顺的,眼睛也是亮亮的,好奇地张望着世界。尽管被太阳晒到耳朵垂垂,但还是不肯歇着,时不时地蹦哒几下。我跟它们招手、嘻戏,不时爱怜地摸摸抱抱。忽然它们娇气了,任性了,淘气地乱跑开来,我又轻轻重重地呵责训斥着,看它们被吓到回头,乖乖依顺了我,我又笑了。没有遮阳的一点点凉荫,久站累了的我微微低头,极力回避着晃眼的太阳。羔羊依着我,有的依着妈妈…… 不一会儿,睡意来袭,我像羊儿般微闭上眼,意识抵于一个浑浊的世界…… “咩~咩~”突然,羊儿的阵阵惨叫声惊醒了我,一个激灵,脑子清楚了。我看到了地塄边不远处一只横卧着的、痛苦挣扎的绵羊,和它身边受惊乱叫的几只羊。它已经挺着大肚子好久了,爹临走交代让我操心这只羊,说它快要下羊羔了。此时的它就是要下羊羔了,它横卧着,像一盘磨。混着泥土的白毛微微卷着,大肚子大出别的羊儿一半,脑袋随了叫声一仰一仰的,头枕在散漫着一些青草的黄土里,时而随着挣扎离了地,缩紧的身体偏着向上用力,四只蹄子也随身离了地,眼睛盯着天,发出比平常响亮、悲惨、类似于人嚎叫的、震撼人心的“咩~咩~”哀鸣声。羔羊的头已经探了出来,是一个湿哒哒的白色脑瓜,娇娇小小的,双目紧闭着,不见一点活气,我的心底升起柔软和着急……它们居然还在地塄边,羊妈妈在挣扎,小羊羔在探头,要是掉到地塄下边怎么办?要是羊妈妈压死羔羊怎么办?要是羊妈妈被摔死怎么办?要是羊羔羔没有了妈妈怎么办?它们身边的几只羊受了惊大叫着,我心里阵阵着急,一股恶心涌上心口,眼睛一阵晕眩,但思维清醒着,这种情况得赶紧叫爹呀!我向它们走去,又惊动了身边几只羊,一群羊就要乱了……我向隔着一道不远的沟壑就能看见的家的方向大叫“爹~”。可是我的声音怎么就喊不起来呢?我的腿怎么就迈不动了呀?天怎么黄了?地怎么颤了?又一阵晕眩,我倒下了…… “咩~咩~”羊儿阵阵叫声把我惊醒,太阳晃得眼睛生疼。努力睁开眼,耳朵里一片羊叫声,此起彼伏,声声催人。噢,羊儿……羊羔羔……地塄……一着急,我清醒了。想一下子蹦起来,可是使不上劲儿。几番挣扎,终于爬起身来。一看,我已经在地塄下边了。向那个意识里的方向望过去,呀!羊妈妈和羊羔羔耶,它们没有死,它们也在地塄下边了。羊妈妈卧着,回过头正在舔弄着小羔羊。站立不稳的小小羊儿,浑身湿哒哒的,一身黏黏的毛,发出细柔短弱的“咩~咩~”声,蠕蠕颤颤地向羊妈妈靠过去,羊妈妈舔弄着它,好温柔的眼神……要是我的娘没有病,也是这样的眼神吧。我走到它们身边,蹲下身子,看着它们,心儿久久不能平静…… “哼~”,只听身后传来爹的一声,是爹那被扁担压得留下的常常从喉咙不经意地发出来的毛病。我返身看到风尘仆仆的爹,汗水淌在他的脸颊。我一头扑进爹的怀里,抱着他大声责怪:“爹,你怎么才来,你怎么才来呀……”我放开声音哇哇大哭:“羊下羔了,差点死了……”爹惊得愣了几愣,转而笑到:“不就是羊下羔嘛,看把俺孩吓得……” 一个鸟儿喳喳、山泉潺潺的清晨,我拿起爹的铲子,赶着羊,伴着那对羊妈妈和羊羔羔,向坡上走去。草儿青青,天儿暖暖,羊儿咩咩,心儿漾漾,天地之精华把我包裹,我与自然相融相升。我不由得放开喉咙,唱起那首《牧羊曲》:“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 是的,我帮爹牧过羊,那时的自己,缺乏母爱,内心多么孤苦。但是,大自然的神秀、生命的厚重、小羊羔的跪乳、羊妈妈的舐犊,这些东西时时泽润着我的心灵,它们告诉我:人间有情,人间有爱!五年后,我的成绩达到师范分数线,参加面试时,老师要求自选一首歌唱唱。我的脑海里第一时间冒出了这首歌。唱着这首歌,我踏入了师范大门。我是一个吸吮着山林野气、沐浴着自然精华、咀嚼着精神食粮、感受着人间大爱长大的孩子,感恩养育我、润泽我的这一切,我愿自己此生时时刻刻都能够与这自然的一切完全、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灵石张百雄版画《青山牧歌》
点评速写 一一伊人《坡上青青草》 文/王继华
青春岁月,美在半坡牧羊的田野间,情在父爱的宽厚慈善间。在从小失去母爱的生活中,你如迷途羔羊,聆听和高歌《牧羊曲》:原野、羔羊、少女、山花、高天、流云、树林、溪水、乱石……,梦想与遥望一起,思念与母亲深埋,成长与父爱依偎。 情真画美,伤而不哀,乐而不浮,淳静清新! 拥有不一样的成长经历是上天安排,你的童年属于半坡上的羔羊,绵善而忧伤,欢快而童真,牧你的人是父、是天、是爱。望你以爱还爱,小爱成大爱,如那首歌一样《牧羊曲》。 @王继华 您的评论总是第一时间生成,它携着您热扑扑的情,不止于点评的恰当,更在于评语的入心、启示人、激励人! ——伊人回复

图片来源:网络
七绝 牧羊女 伊人信手著文章, 草色青青去牧羊。 少女山坡挥铁铲, 犹新记忆曲怀伤。 ——张静静 花红草盛羊儿卧, 风急云悠女子闲。 坡下水流声渐远, 未知可是向天边? ——河之女 题画诗 山坡披金黄, 少女去牧羊。 白云怜我意, 随风到远方。 ——叶儿 穿过飘逝的韶光 那是谁家的羔羊 依稀可见的模样 青草咀嚼着太阳 懵懂善良的姑娘 看到了一场分娩 生命诞生的乐章 竟是这样的震响 柔弱担忧而捉急 刻心难忘到今天 耳边又传来牧曲 伴她到岁岁年年 ——洱冬情

主编王继华书
伊人的《坡上青青草》不苛求任何修饰手法的写作,读后叫我惊心动魄,一语呼出一气呵成。坡上晨曦,碧水,青草,白羊,如一幅水墨画款款铺开。牧羊女孩从戏羊取乐悠然自得,到惊羊产崽束手无策,再到父亲到场事情平息,跌宕起伏娓娓道来。童心,童趣,亲情,真情相互交织跃然纸上。文章短小精悍,耐人寻味。 ——王冰石 伊人见证了生命的奇迹与神圣,坡上青青草养育了它们, 也在你牧羊女心里升起一份暖,种下一片绿,愿你快乐! ——张静静 伊人,《坡上青青草》,此篇有着清醇的草香,有云朵温和的气息。又与山间的空明之气相通,有童年的童趣,有纯真的少年情怀,又存在之后的回忆与情感里,这是清新的养分,是少年的美好情怀,是中年的美好情怀。读来,给人美的享受,使人清心。 ——河之女 谁也不知道谁的人生,但云水给了大家敞开心扉的可能。伊人,向你致意! 那个贫瘠的年代人们却多纯真。 ——洱冬情

灵石续明远版画《牧羊女》
《坡上青青草》之感言 文/张瑞平(伊人)
又是一个日光融融的清晨。打开手机,看到群友对我文章的评论、题诗、附图片,以及书法展示的相关诗歌、相关歌词等,好一番热闹,好一顿助兴,怎能不激起我内心的感动?这就是王继华先生创办的“云水桥”微信群带给人的友爱和鼓励!我的灵感来自王先生的一个提议“大家有意可把《少林寺》《牧羊女》歌词背下来,范文范曲。”这个提议使我一时间感慨横生。王先生又鼓励我唱出来:“伊人,唱一个,《牧羊曲》影响了一代人!这样的歌曲使国人崇文尚武,振奋精神,热爱生命。中华文化复兴当有这样人担当。可见词作者心境豁达开朗,温和坚毅!我爱《牧羊曲》!”我的文章写出来放进群后,大家又是以上一番热情互动。在此过程中,我着实感到云水的真挚大爱了!我是多么喜欢这些真情率性、给人以爱和激励的东西啊!特别感谢群主王继华先生的“速评”,更感谢乡人张静静(张瑞菊)妹妹给我提供的两幅家乡版画《青山牧歌》和《牧羊女》。这两幅版画作者分别为张百雄和续明远老师,版画原型为曾任县委书记兼本土乡人张灵芝。“1976年前后我县出了个女牧羊工张灵芝时任县书记,当时县晋剧团各处演出【青山牧歌】这戏,很出名。当时我就创作单线木刻。定名【青山牧歌】。”(张百雄老师回复张瑞菊言) 文该结而念不止。早晨我看过群主王先生的诗歌《云水群深》后,心中涌起感动,随手借“羽衣霓裳”的昵称写道:“借一袭霓裳羽衣,装扮自己,舞于云水,为云水炫出最美的自己!”此时云水情满在心间,有爱有情,便是美!是的,云水,你给我的情与爱,必定幻化为我的美!谢谢你,云水!爱你,云水!

群友宁静致远李斌书
作者简介: 张瑞平,笔名疏篱菊影,灵石县人,中学高级教师,晋中诗歌协会会员,灵石县作协会员。主要创作散文、诗歌,作品散见于《江山文学社》《灵石文学》《太谷报》《晋中日报》《太原晚报》《乡土文学》《三晋都市报》等刊物。


本期策划:王继华 责 编:张静静 协 编:张瑞平 美 编:王冰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