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 童 短 笛
2016-2-3散文组诗《江南无韵诗》之
牧 童 短 笛
张 五 洲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 池塘边,河岸下,一只只悠然行走的水牛背上,一个个赤脚短衫的牧童骑在上面,一支支短笛横在嘴边,清脆悦耳的笛声和着归鸟的鸣唱,飘飘忽忽地向炊烟袅袅的村庄飞去……
多么迷人的一幅牧归唱晚图啊!其实,这只是写意在李可染水墨画中的空灵意境。 多么醉人的一首田野抒情曲啊!其实,这只是流淌在贺绿汀钢琴曲里的梦幻旋律。 是的,江南牧童没有短笛。 江南牧童的短笛,只是一叶柳叶。
春江水暖时,柳风拂岸的河滩上,这清清亮亮的笛声,是牧童们追逐蝴蝶编制柳帽的欢笑声。 夏雨空蒙时,叶舞花媚的荷塘边,这忽近忽远的笛声,是牧童们捉弄青蛙偷摘莲蓬的窃语声。

秋林尽染时,绿肥红瘦的山坡下,这悠悠扬扬的笛声,是牧童们围追野兔采撷野果的嬉闹声。 冬雪飞舞时,围炉夜话的老屋里,这隐隐约约的笛声,是牧童们云中骑牛月里放牧的梦呓声。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 池塘边,河岸下,一只只悠然行走的水牛背上,一个个头顶荷叶的牧童,在一叶柳叶的清音中渐渐地: 溶进了一幅水墨画的空灵意境里。 走进了一首钢琴曲的梦幻旋律中……

注: 《牧童短笛》,原名《牧童之笛》,是贺绿汀先生创作于1934年的一首钢琴曲。 该曲是音乐界第一首具有鲜明、成熟的中国风格的钢琴曲,刻画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风格的中国田园音画,曲将西方的复调写法和中国的民族风格相结合,将欧洲音乐理论与中国音乐传统相结合,呈现出独具一格的中国风格特征,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翻开了新的一页,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散文组诗《江南无韵诗》专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