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蕊寒香冷
《書店裡一本書獨白》 文/ 陽荷 我的寂寞 站在書架上 誰走過停下腳步 翻閱,我 深藏的愛與靈魂 等待的容顏 都已蒼老了 被孤獨翻過的日子 每一頁,燃燒著 被發現的渴望 這一生一世 若有一次悸動的相逢 我將以熾熱的愛 為你誦讀 朝朝夕夕
台灣年輕奇才詩人葉雨南先生作品。 《送貨》 文/葉雨南 妳的眼淚從國外進口 包裹裡充滿雨聲 像門鈴 早在我心裡 按了許久
《流感》 文/叶雨南 擁抱是為了不斷歸還思想 縱使手心下錨 船還在胸膛恆溫


何岗先生这首诗“哭”出味道,让人回味无穷,过目难忘。 《浮世》 文/何岗 . 如山的红尘,如洪水的 世俗,压得人们 喘不过气来 . 家园上,明月与清泉 夜夜哭喊春风 【清泉】赏析: 以前也欣赏过诗人何岗的作品,总体感觉诗的语言是清新、朴素、亲切、唯美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欣赏到这首诗,感觉此诗别具一格,甚是喜欢。 单看此诗的题目“浮世”,就容易使人陷入写作的困境,容易使人不知所措,容易使人哀叹。可是,诗人却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用看似无足轻重的、寥寥可数的句子写出了诗的大“境界”,此可谓是此诗最成功之处。 首先看诗的第一节,我们知道,红尘与世俗都是不可触摸的,是抽象的,是很难被世人感知的,诗人用山与洪水两种具体的意象来比喻,不仅形象生动具体,而且增强了诗的可读性、感染力,可谓“一箭双雕”,写出了人在浮世的困顿与无奈。 如果写到此,诗人继续感叹下去,此诗就会失去它的精神魅力!但是难能可贵的是,诗作者写至此笔锋一转,转至“家园上/明月与清泉/夜夜哭喊春风//”这句,为此诗镶嵌上了明亮的“大眼睛”!是的,在我们的印象中,“明月”与“清泉”是一种唯美的纯洁的化身,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夜夜哭喊春风”,为何是夜夜,而不是白天,我想诗人妙用自有他的道理,我的理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更利于思考,更利于世人清洗自己。“哭喊”二字用得恰到好处,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诗的语言要准确凝炼,诗人何岗做到了!“哭喊”更进一步说明了急切需要,“春风”在这里应该是指“希望”,一种冲破“世俗”的希望,一种“春满家园”的丽景!写至此,我佩服诗人抛开小我看“世界”的“大我”情怀;因为胸怀天下而又深具智慧的诗人,乃时代真诗人! 诗品读完了,可“明月”与“清泉”在我们的家园、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哭喊春风的画面,却烙印在我们的心间,鞭策我们做到“一日必三省吾身”,用心呵护我们的家园,微笑感受“春风”轻抚的“大美”人间!

《藍色的夢》 文/陳興仁(台灣) 把心 拋向陽光灑落的線 任一半陰雨長滿 離月的潮 如我與雕像 如舵 與羅盤同時探索海洋 遠山心念持續 悶在陰鬱的一月煙波 船還未停航前 載滿水聲到我洪荒時的渡口 鏽蝕的波濤如千帆 游過 夢裡的千江水 夢的最藍色 需要 千絲萬縷垂釣 【怀鹰(新加坡)赏析】: 陈兴仁有个蓝色的梦。 蓝色可以比喻为海洋,梦里的蓝色“需要千丝万缕垂钓”,这千丝万缕垂钓的就是感情。 一种盼望,一种期待,如“梦里的千江水”,承载着“锈蚀的波涛”,千帆犹如千丝万缕,可怎么把这梦钓起来? 梦,仅仅的梦吧了。 “把心 抛向阳光洒落的线” 这线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心能系住哪根最敏感的线?何况“一半阴雨长满”,另一半是“离月的潮”,阴雨和潮是柔性的对衬,雕像和舵是硬体,一柔一刚,都在“探索海洋”(感情)的深度。诗人自喻为雕像,那是一种坚韧的痴迷。 海的另一端是远山,也许那蓝色的梦潜藏在山阴处,那是有点晦暗的。从何处启航呢?“洪荒时的渡口”。既是洪荒,有没有渡口都是一样,但诗人非得启航不可,为了那“梦的最蓝色”,非常深的诱惑。等诗人划到那最深最蓝的海域,也许会惊觉那不过是一场迷失了的“梦”。 诗写得很浪漫典雅,有古诗的韵味,但我想不通“一月烟波”是什么意思?诗美是基本的要素,虽然内容比较飘渺,但整首诗很有表现力度,让人咀嚼再三。

探索性之逆向思维作品系列 《太阳》 文/怡凡 血液。全因你的热情而吸干 渴死的大地上 唯有 垂危的生命 何处伸冤……

旅居菲律宾著名诗人和权微型诗 《亮麗》 文/和权 眼睛 享受了煙花的 璀璨 嗅覺却默默付出 沉重的代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