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已关注 已关注

寻迹大圣

毛主席曾说过:“孙猴子的老家在新海连市云台山”,新海连市就是现在的连云港市,而云台山是江苏省最大的山脉,花果山水帘洞就是其中的一个山头。

连云港市应该是距离我市最近的城市了,每每想着抬腿就去了,也曾想着南下时顺路就去了,光花果山服务区就去过好几次,却未曾真正的到过花果山,终于在一个周末决定去探访一下。

100KM的车程一口气就开到了,先在山脚下的小馆子吃了个凉皮,不同于陕西的凉皮,这边的口味都偏甜,有点糖醋味儿。

买票进园,现在的景区都把停车场建的很远很远,非得让你坐电瓶车不可。

而我总还是喜欢自己一步一步的走,但光从进园走到山门就走了好大一段路,路上有很多小摊,卖一些旅游产品。

过了山门就是十八盘,这名字起的我以为就得开始发力了,没想到只是个前菜,只是349级的18组阶梯,比起泰山的十八盘有点牵强附会了。

接下来就是一段非常平缓的路,想着花果山海拔是624,和我们的河山差不多,1个小时差不多就能登顶,信心满满,很快来到了风门亭。

这个地方真不错,为竹节岭之巅,下有十八盘,上有南天门,正当两峰对峙的低凹处,无风时自有风,小风时变大风。风从谷底吹来,松涛阵阵,凉气袭人,令游客有撮衣欲飞之感,故称风门口。

看简介上说鸦片战争前,民族英雄林则徐视察海州时到过风门亭,他给两江总督陶湖的诗中,有"半岭吞云竹树昏"的诗句,写的便是这里。而且这里的金箍棒10块钱两根,比山下和山顶的都便宜一半。

这一段路非常凉爽,经过一个下坡就到了九龙桥,古时九龙桥是花果山的咽喉要道,如今是游客游览登山的必经之路,九龙桥因九条山涧回环于此,如龙垂天而得名,是连云港市现存最悠久的一座石拱桥,明代遗存,也成为了连云港市首批文保单位。

接着继续爬升,台阶两边很多桑葚树,成熟的桑葚掉了一地,随手摘一颗吃,又大又甜。到了多宝佛塔开始有分岔了,路牌显示去水帘洞东西路皆可,看东路标记的景点比较多,决定东路上西路下。

先经过墨香小径,又经过一线天、怪石园,好像一直在盘旋上升,游客也被淹没在山林里,各种石头被想象成各种动物,一路不觉疲乏。

到了72洞,真是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原来花果山不仅有水帘洞,还有二仙洞、万佛洞、朝阳洞、啸云洞、华严洞、莲花洞等。《西游记》第三回,描写花果山间的七十二洞妖魔,尽皆归顺猴王,并在花果山保卫战中充当先锋,大概就是以此为灵感吧。

看来离水帘洞已经不远了,已经有猴子出没了,这里的猴子都很礼貌,不会上前抢,给啥吃啥。以前的猴子只能吃瓜果,现在的猴子吃人投喂的高热量高碳水零食,感觉都胖了不少。

终于到了水帘洞了,是先有水帘洞还是先有《西游记》?在明顾乾的《云台三十六景》以及张朝瑞等人的游记和各类方志文献中其实对此已有详尽生动的描述,可见早在《西游记》成书之前,水帘洞已名闻遐迩。

只不过当时没有名字而已,洞门前是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海州知州王同的“高山流水”题刻,而《西游记》所写的“潺湲名瀑布,具似挂帘帷”更传神。

走到水帘洞才看到玉女峰的指示牌,玉女峰才是云台山的主峰,还得继续往上爬,建议朋友们下山时再进水帘洞,因为进去走一圈大约200米,一直是下坡,出来已到三元宫了。

水帘洞之上是玉皇阁,一看就是后建的,没啥看头,这时玉女峰的路牌又出现了两个方向,我看马路对面有台阶,就选择了登山而上。

这一段似乎很远很远,绕到了另外一个山头,一路上桃子、杏子、枇杷、桑葚都很多,随手都能摘着吃,不愧是花果山,有花有果。

当看到迎曙亭说明就登顶了,这个亭子是现今中国最大的全石结构的亭子。

登山的意义在于征服在于俯瞰景色,登顶玉女峰,近观群峦起伏,云雾在山谷中流淌,远看连云港城区若海市蜃楼,可惜今天有点阴天,不然据说还能看到黄海。正所谓山横古今浮云外,日拥万象大海东。

本来打算一个小时搞定的,没想到硬生生爬了3个小时,没寻思这不是一个山头,走了7公里路才到顶。

而这竟然是江苏的最高峰,想来确实江苏好像没什么山。

很多游客选择坐观光车到顶,再下山游览,对于老人孩子比较友好。我下山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竟然还发现了一个秘境。

便是这瑶池,由于不在景点集中区,这个地方有点荒废了,但我这一路走来发现这个位置应该就是在水帘洞之上,我合理怀疑水帘洞的水就是从这里抽下去的。

果不其然,在其旁边发现了大水管子,顺着水管子还发现了三个大阀门,心想我要是把这阀门一关,水帘洞……

这一段下山路都是公路,还有很多猴子,据说花果山上目前有几百只野生猴子,有两只猴王,山顶一只,山腰一只,分别控制着自己的地盘,这里碰到的应该是山顶猴王,不怕人,还会开矿泉水瓶。

感觉这一段路其实更近,很快回到了玉皇阁、水帘洞,来到了三元宫,雕梁画栋,殿宇森罗,香火旺盛,大家都在看猴子,而我更喜欢其楹联,“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三藏东传并非小说所言”,道尽了《西游记》与花果山根深蒂固的关系。

直线下山驱车9公里来到市博物馆,连云港市博物馆有一个藏品还是非常罕见的,千年女尸“淩氏惠平”,她是我国仅有的三具湿尸之一,另外两个是湖南辛追夫人和荆州五大夫遂。

我在一年之内参观完这三个,按照知名度和出土时间来说, 淩氏惠平都是最晚的一个,技术上更成熟,但其身份背景仍然是谜,龟钮官印昭示显赫地位,“东公”椁板暗藏玄机,连彩绘漆木尺上的图案都是我们这个地区不太常见的大象拉车,对于历史的真相我们知道的太少了。

博物馆藏品不少,但没有人工讲解,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比如西汉永始四年武库兵车器集簿木牍,有字的东西其意义不言而喻;西汉圆雕和田黄玉猪,工艺为典型的“汉八刀”,是我国目前唯一用和田黄玉雕刻的玉猪。

北宋熙宁七年盐鐅更具地方特色,它是全国唯一铭有纪年的盘铁块,铸有“熙宁七年(1074)”铭文,四块拼接成圆形用于熬盐。

对于很多鉴宝爱好者来说,连云港市博物馆火出圈是因为这里有个听泉分泉,连听泉都称这太开门了把它作为头像了,博物馆也接住这波热度,火速上新“开菛”小兽手办、公仔和冰箱贴等文创产品。

同样最近很火的水晶超七,许多人都到东海县源头去买,市博物馆的地下一层就展出了一些水晶,也卖成品,只不过这里的性价比太低。

博物馆里还有西游记主题展厅,除了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我才知道李汝珍的《镜花缘》也在此成书,李汝珍的哥哥李汝璜在清乾隆四十八年任板浦盐场课司大使,李汝珍随兄同来“寓居”,他采撷地方风物、乡土俗语以及史乘趣闻,创作出了这部奇书。

再驱车7公里,就到了热闹的步行街了,民主路、陇海路、盐河巷都在一片。

民主路主要是民国风,晚上很多店铺都关门了,但看建筑标牌上有大华百货、公大商行、生庆公茶庄等旧址,想来这就是以前的CBD啊。

有几家卖旧书的书店倒是还开着门,有一家百年老店德平书店非常显眼,门楣小字落款写“百年老店始于一九二0年清荷阁虹羽题”。 拱门立柱上书有德平书店第四代传人李文伦亲自编撰的对联:“旧书老画载历史爱洒港城,老街文化看德平魂领风骚。”

没什么人气我就又去了陇海路,这条路就热闹多了,衣服、玩具、小吃、水晶,像大学时候逛的夜市。

和陇海路紧挨着的就是盐河巷了,这条街就是吃喝一条街,烧烤、酒吧、海鲜,一家挨着一家,点上一盆小龙虾,吹着河边的风,好不惬意。

连云港这个十三妹在江苏好像没有什么存在感,古时候也是常被划来划去,属海州的时间比较多,也建了个海州古城,大概因秦始皇时期在此置朐县,古城大门叫朐阳门。

这里应该是原址,但距离城区太远,也没有形成一步一景的古城,可玩性不高。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360 投诉
行走中国
本专集共有 37 篇

喜欢我的作品,就赞赏支持哦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已有62位小伙伴点赞了哟!
1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旅行打卡
美好风景,愿与你一起分享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创作 161 粉丝 250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

收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