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孟军的散文诗||《呼唤春天》
《呼唤春天》(组章) 文/杨孟军 之一:初雪 最初的寒冷来自内心。 这冬天黯淡的心房,深沉之水, 令呼啸而过的风疼痛。 我们的村庄,噙在爱人的唇边, 是一朵纯洁的花,灿烂的光芒,照耀我们一生的伤痛。 叶子还在回家的路上流浪,忧伤的道路永远比歌声更远——无法抵达任何人温暖的掌心。谁的泪水与我更接近?更接近妹妹素洁的衣裳,抑或寒冷、抑或青春薄脆的容颜。 没有人能把贫寒的爱情,在黎明之前悄悄运走,在轻轻的叹息中安度一生。 孤独的盐,明亮的雨水; 风中的灯,上升的春天 。 谁用消瘦的树林,勾勒一个伤心的背影,让你冰冷的小手,穿透我今生的守侯。 那么来吧,爱人,握紧你手中的幸福,别让他如梦一般迅疾地消融。 寻觅的季节离花朵很远,让我们躲进南方的梦乡,梦中蓝色的温柔的雪。用心折千只洁白的纸鹤,探问那遥远的爱情,和春天的方向。
之二:接近春天 是谁惊醒我的睡眠?! 在三月的叶片上,我是一条嫩蚕,藏于春天的核心,被阳光喂养。 不须凭借想象,我们便很容易放轻脚步,走进三月的意境,走进风中的家园。 花朵,是一座小小的房子,轻轻地在远方歌唱。 那么就凭藉歌声,请你将雨水和桃花送来、将种子和炊烟送来、将阳光和道路送来、将露水般的新娘送到我的身旁。 在芊芊河边,我们总用饱含泪水的青春为玫瑰和真情歌唱,为一个温暖的春夜,献上所有朴素的花期。 接近春天,接近这一生的光芒!花朵将春天的门打开,春天将一些朴素的真理启开。 在朴素的真理中,我也会悄悄绽开—— 如那真实的花朵,那在颂歌中上升的春天。
之三:音乐的春天 一次闪电在内心完成,一条河流在瞬间打开,白雪渐次消融梦境,清亮的雨水挂在春的眉睫。 谁在黎明前的河边击水而歌,谁把大群的马匹赶回我的心灵,谁将黑夜浓缩为我的眼瞳,谁把阳光涂满我的额角?! 让苦难与欢乐一起降临吧! 这临界的水,危险的雷声在头顶隐隐走动。 这一刻谁可逃避?民间女子带来的风雨,是整个春天唯一的恩赐。 让这个季节连同寸寸血脉,连同鸟语连同花香一齐淹没吧。灵魂的五指,根深叶茂,挺拔于血色的土地。 让我在黄昏之时,将泪水偷偷运回家乡,不打湿 异乡的衣襟;让狂卷的蹄声奔涌而至,将我踏碎又唤我重生,重续前世未竟的心魂的流浪。

之四:河流 一条河流的走向是否暗示一种命运、一次轮回或沉溺? 孤独的笛声飘过,河流穿越前世和来生的门限,水藻和泥沙是它宁静的内心。 没有比沉默更伟大的力量,使河流移动,向蓝色的天空靠近。 沧海桑田,由表象进入内心,河流错综出无数条血脉。 为一条河流终生跋涉,以它的名义,为唯一的诗歌命名,这注定一生的苦难和幸福。 静默之水,譬如柔弱的皮肤,可以孕育一场内心的风暴,带来灭顶之灾抑或淋漓尽致的拯救? 一水之隔,天堂就在对岸。 遥远的回响,一苇可渡。

作者简介:杨孟军:网络笔名相逢一笑紫陌,男,汉族,湖南宁乡人。70后,教师,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诗歌作品散见于《星星》《中国诗人》《天津诗人》《理论与创作》《澳洲彩虹鹦》《中学生百科》《湖南教育》《中国教师报》《长沙晚报》《科教新报》《淮风》诗刊、《红尘》《湖南诗人》《贵州文学》《诗文杂志》《诗歌周刊》《芙蓉锦江》《赣西文学》《敦煌诗刊》《中国诗赋》《中国魂.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等百余种刊物,入选《诗屋》《新世纪诗选》《中国青年诗选》《中国诗歌精选300首》《中国散文诗人》《民间诗人一百家》《贵州文学网精选作品2014卷》《梦里寻诗牵百度》等十多种选本。出版诗集《蓝调忧郁》。 个人诗观:诗歌,是灵魂私生活的切片,是一个人的秘境,必定带有独特的指纹和体温。诗歌是一种美的克制与无限靠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