靰鞡草老赵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1月20日 2016

清犀牛角狮纹佩

— 原创 —

《格古要论》曾记述:犀角出南蕃西蕃,云南亦有。纹如鱼子,谓之粟纹;粟纹中有眼,谓之粟眼。凡器皿要滋润,粟纹绽花儿者好。其色黑如漆,黄如粟,上下相透。有通天纹,有重透纹;黑中有黄花,黄中有黑花。古云通犀,此二等佳贵。有侧透者,黄中有黑花,此等次之。有花如椒豆斑者,色深者,或有斑散而色淡者,又次之。有黑犀无花而纯黑者,不甚值钱。 犀牛角是清热解毒名贵药材,在古代就与夜光璧、明月珠齐名。而今犀牛属于濒危保护动物,犀角不可能再被用作角雕材料,犀牛角雕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一朵奇葩已成了绝响。 角雕作伪的主要方式就是材质作伪。自清代中晚期,犀牛角资源枯竭,许多工匠多以海象牙等来仿制,但其断面无纹,多染绿沁,易鉴定;亦有以骨粉、角粉掺合树脂染色横压,再经雕琢作伪的,但其纹理生硬机械,无鱼子纹,也易辨别。但若以大小类似的牦牛角来仿制,那就有了一定的欺骗性了。牦牛角的纹路要比犀角粗得多。犀角上面经常会有霉斑,但擦拭后里面的胎骨还是非常莹润的。 另外,古人为了保护并长久使用犀角艺术品,会给其进行上漆、上蜡、上色的工艺保护,这也为辨伪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市场评价犀器,往往偏重雕工,以镂刻精微巧俏而论高下,很少注明清以犀角杯成为风尚,尤其乾隆以后的遗器较多见。以江南竹人雕刻法为多,纹饰有母子辟邪,苍龙教子纹、太师少师纹、灵芝仙草、梅花玉兰及山水楼阁、斋戒佩等。虽有自然蚀化和人工损磨的痕迹,但真犀角细润如玉,莹然欲透。 相传犀牛角有解毒辟邪功能,如同毒药接触,则毒药发生白沫,因而被帝王所重视,由宫廷匠师依据犀牛角的自然形状,雕刻酒杯,供帝王享用。 犀角雕刻与竹、木、金、玉的雕刻艺术同为艺林珍赏之品。历史上犀角的雕刻大师有鲍天成、濮仲谦、尤侃、江福生和尚均等。他们都是身兼多技的著名雕刻家,能用犀角、象牙、各种硬木、香料等材料雕刻成各种奇巧精美的杯、盒、扇坠、发簪及印章之类,精妙绝伦,与当时苏州的琢玉名手陆子刚齐名,在江南颇负盛名。 汉唐始,犀角从域外入贡,因其稀少和奇特的药用功效,经济价值日趋凸现。如今流存于世的犀角雕器多为我国明清两代所制,为世界各国珍视,欧美及我国各大博物馆都有珍藏,同时亦为民间藏界垂涎。 上世纪末犀牛被列入联合国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之中,犀角制品已被各国海关禁止出入,其在古玩文物和拍卖市场上的价格也一路上扬,十多年来犀角器之价以年均30%的幅度攀升。

太师是从西周开始就有的官称,古文经学家认为三公指太傅、太师、太保。《宋史·百官志》中说“……晋初依《周礼》,备置三公。 三公之职,太师居首……”少师是春秋时期楚国设立的职位,后历代沿袭,并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孤。 “太师少师”是中国传统纹饰,多用于各种材质雕刻和瓷器等装饰绘画。人们借用其谐音,用一大一小两只狮子组成太师少师图,暗喻‘’步步高升‘’和“事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靰鞡草老赵收藏 人文 萌物 造型 手作 文章 文艺
阅读 4685 投诉
老赵收藏
本专集共有 264 篇

支持原创作品,期待你的赞赏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靰鞡草老赵
创作 371 粉丝 2323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2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