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香港很小,是因为它人口只有720万,繁华地段也不过两两。一个马拉松的路线就几乎涵盖了九龙和港岛。但它的马拉松不仅历史悠久且影响颇大。
它至今已举办20届,有着号称亚洲最酸爽的赛道,有着75000人的亚洲最多参数规模(包括半马和10公里),这相当于1%的香港居民人数,而且吸引了众多高手来参加比赛,纽约和波士顿双料冠军穆泰就夺得了本届港马的冠军。因此港马在香港乃至全亚洲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它是大大的马拉松。
正因为此,我早早报名了这一赛事。这也是我的第五个马拉松,不光经历了爬坡,隧道,还经历了暴雨,可谓过程艰辛,经历坎坷,又一段难忘的旅途。 之前天气预报就说有暴雨,甚至可能会取消港马。我在忐忑中睡了5个小时,清晨5点出发,一看只有毛毛细雨,心中窃喜。未曾想离出发还有十分钟的时候,雨倾盆而下。虽然赛前朋友善意的提醒我带雨衣,可一想跑步最重要的是跑鞋,雨衣并无法保护跑鞋,甚至还影响散热,因此就一身轻装上阵,结果转眼被浇成了落汤鸡。就这样度过了10分钟的煎熬开始出发了,没跑两公里,雨小了,大家都轻松起来,经过青马大桥的爬坡,又进入长达两公里的隧道,漫长闷热的隧道让人呼吸困难,汗如雨下。好不容易出了隧道,得,又开始瓢泼大雨,连手机都被淋透了。这样一路艰难前行,在最后十公里时迎来了港马有名的魔鬼赛段。本来跑到32公里的人已经是强弩之末,到了撞墙期。结果,先是跑入3公里让人频临崩溃的隧道,好不容易出来还没喘口气,3公里的弯路爬坡就在眼前,直叫人呼哧带喘,痛苦不已,我也是在这里不得不减慢步伐,放弃了冲击430的想法,平安抵达终点。
值得一提的事,港马的服务和补给非常周到。每两公里就是水和饮料,还有充足的香蕉,朱古力,一路下来丝毫不用担心失去能量。完赛后志愿者会给跑者主动挂上奖牌,又会早早地准备好你的寄存包,这些让人很舒服。同是金标赛事,但受限于场地和市场,港马的声势及赞助商推广还无法和北马相比,但是人性化的注重细节的服务是北马值得学习的。当然,不论是北马还是港马,与世界六大比较起来,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都需要一步一步的扎实前进。

最后不得不提到现今的香港。好几年没来了,如果不是为了马拉松,我实在找不出要来香港的理由。无论是旅游,购物还是金融,香港已经渐渐失去了她的优势。而去了几家饭店,竟然连Wi-Fi都不提供,有的还不接受刷卡,对内地人的敌视与冷漠全都写在脸上。再联想到港澳通行证的种种不方便,香港真的需要改变了。香港要做的不是敌视与抱怨,而更应该做的是反思和转型,当今的世界是一年一个变化,你如果还沉浸在昔日的辉煌,那等来的只能是日益的衰落。暴雨中的港马像极了现在的香港处境,但马拉松结束之时的太阳又给了人们希望,相信所有的中国人都希望香港有着光明的未来。 宋先杰于深圳机场,1.17

比赛服装和渣打赞助的猴年生肖纪念牌

雨中等待出发

充足的补给

雨过天晴

铜锣湾人潮人海,但仍然掩饰不住香港的衰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