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女儿临时有急事被召回国、我们现在应该是坐在上海31层的家的阳台上晒着冬日的阳光、望向朦胧中的东方明珠在雾霾中沉浮……
2015年夏季、搭乘国泰航空公司飞机、经香港转机、共飞行了12个小时、第四次落地南澳大利亚首府阿德莱德市。届时、是南半球的冬季。
已经有四个夏天没有在上海过了,棉麻的连衣裙还在衣橱里悬挂、人已经在异国冬日的阳光里轻舞飞扬了。
一晃眼、冬春夏、五个月就过完了。
这次我们要求澳大利亚签证官给予的是一年内可自由往返的签证、一次可居住三个月。 11月初我们出境到新西兰。 新西兰是我旅行清单上必去的地方。心向往之书上的图片。



终于去了在那里度过了八个夜晚后、从墨尔本再次入境澳大利亚。 这里还有个插曲发生。


在新西兰南岛基督城离境出关取登机牌时、基督城机场小姐告之、到墨尔本转机阿德莱德时需由国际机场乘坐机场专用巴士去澳大利亚国内机场、还给了我们一张墨尔本机场地形图、我们记下了。
二个小时落地墨尔本、我们赶紧找巴士站去国内机场转机。
转机时间为一个半小时。
结果是怎么也找不到这个巴士站、问机场员工、都是一头雾水、说不明白什么巴士站。
这时离登机还有半小时。
急切中、我们转换思路、“可能只有一个机场呢?”思路一转、霍然开朗、就按机场指路标牌走、不再找什么巴士站了。
待我们找到登机口时、距起飞只有十分钟了。
近几年往返辗转国际国内机场、经常遇到这类事情、都是有惊无险的过来了,大不了就改签下一班飞机呗。
新西兰终究是去过了。一切又复归为书上的图片、我可以说的是“我去过了”。
总是在反季节的气候走下飞机。天上的星星奇特而陌生、终于认识了南十字星。澳洲灌木丛林发出一阵阵令人神清气爽的香味、我们经常会被鸡尾鹦鹉沙哑的叫声唤醒。在一个已经变小的世界里、澳大利亚仍然回荡着遥远的浪漫。









澳大利亚人喜欢环境整洁。澳大利亚电视中最受欢迎的节目是一挡叫“伯克斯后园”、这是一个充满欢乐中产阶级家庭的自助节目、节目中展示园艺小巧门、家务指南、房屋改建、创意和在自家花园中做名人访谈。



阿德莱德属于地中海式气候。地中海式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频繁活动,气候温和,最冷月气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干燥少雨,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季半年约占60%~70%,夏季半年只有30%~40%,冬季降水量多于夏季。
我们在澳大利亚住的久了,衣着求简单、舒适。赤脚人字拖、短T桖,七分裤是长住澳洲的标配、澳大利亚由于阳光充沛,对防晒霜的需求十分苛刻、是成桶买的,满把的往脸上身上抹。但是、澳大利亚生产的防晒霜、不是防晒黑的,是防皮肤病的。所以、我们被晒的墨墨黑、有次去海边摸海蛤蜊,我和山山的背脊都被晒伤、火辣辣的疼痛、不能仰睡一周、直到褪皮。真正领教了澳洲太阳的厉害。




在黄金海岸体验了澳大利亚人所热爱的阳光灿烂的海滩。


在袋鼠岛享受与海狮、袋鼠、考拉近距离接触的乐趣
写着写着、突然岔过来一个念头、这个美丽迷人的景色与其狂暴骯脏历史的自相矛盾。
囚徒们由英伦解押至这块土地、经二百多年的经历、这些囚徒们在澳大利亚落地生根、繁衍子孙。有合理的权利分配、发达国家管理娴熟化于无形、人在其中觉得宽松舒适、秩序井然。终于、将美丽的江山化入自然、成为上帝眷顾的地方。
风月情仇的昨天、也只成为刹那惊鸿。









将机票改为一个月后、我们陪着外孙女渡过她入学前的最后一个暑假。 这个小小的女孩、在我眼前用着缓慢的速度来生长和成熟、“我是外婆带大的”,她大声的说、用英语。





五岁的孩子在国内已经站在起跑线上开始起跑了,奥数、英文、语文全方位跟进、学霸气质显现。
澳大利亚五岁的孩子是要上学了,今天山妈拿来了小学一年级的书本、一大箱。打开层层叠叠的包装、里面除了几合彩色笔、几本空白活页簿、再无其它、一本书有字的书都没有。老师不知拿什么来教学。
每年、都是这样候鸟般的来去。习惯了,关了手机、拿起行李、进出海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