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ry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1月7日 2016

身边的故事一一三山守墓人

误入三山村

休假第一天,一觉睡到自然醒,心血来潮去逛洛浦秋风园。

时值隆冬,风有点硬,因为阳光的照耀,吹到身上却并不冷。

信步观景,洛河岸边垂钓者甚多,凑近桶前细看,收获者却寥寥。

悠悠然不知走了多远,转回程竟迷了路,不知不觉进到一个城中村。可能都是一个模样,恍惚觉得到了大院边上的早市,拐来拐去却找不到出口,一抬头看到前面的路牌一一三山村,赫然想起某日与同事结伴回家,路上听到的"三山守墓人"的传说。

周山灵异事件

那日一路闲聊,讲到在洛阳这几年应该要去的几个地方,提起"古墓博物馆",据说因为是建在地下,加上里面都是古物,阴气太重,上午9点之前不要进馆。讲到兴头,他一指路过的周山,语气压低"晚上6点,太阳落山之后不要上去。"

见我好奇,他讲起几日前一个亲戚带孩子到山上玩儿,下来晚了,尚不懂事的孩子回家后竟长哭不止,后经老人指点,方知道受了惊吓。(此处不详,也许刚好是孩子身体不舒服)

周山森林公园

洛阳作为东周都城有515年,历经25帝。这些帝王,死后均应葬在洛阳,陵墓统称东周王陵,大致可以分为周山、王城和金村三个陵区。

其中的周山,就是如今的㚞林公园,位于洛阳西南侧,海拔大约216米,因有周灵王墓冢而得名。此处现有土冢四个,其中三个相依的王冢居东,俗称“三山”,史称为“周三王陵”,据历代传说,这应为敬王、悼王、定王的陵墓。

“三山”以西的孤冢,雄伟异常,《水经注》记载“洛水流经周山,上有周灵王陵”,就是世人称为周灵王冢的周灵王陵,它是目前我国有史记载以来最早的王陵。

三山守墓人

"作为培葬,周山下面全是宝藏,为了安全起见,当时的皇室自然想千方百计守护好这块宝地。据我爷爷说,现在的三山村住的就是当初为王陵守墓的后人。"

一番话引得人连篇遐想,夕阳西下,我抬头望向西边被余晖染红的周山,想象曾经辉煌一时的周山陵,渐渐只是几座高大的坟冢,连接一条无尽的土路直通守墓人的居所。 同事告诉我他爷爷小时候在附近玩耍,还记得路两旁整齐排列着一排排的石人石马。守墓人每天迎着朝阳从中穿行走向王陵,那场面该是何等苍凉,又何等寂寞!而这一切又好像一场梦,已经被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切得七零八落。

日复一日,忠实的守护者在这里守护着王陵,随着一代代的繁衍生息,简单的居所渐渐形成规模。

至明初,为逃避官险,姚姓二十二世才公举家从山西洪洞县柳沟村迁至三山村,人丁开始兴旺,至今,已繁衍至四十六世,三山也因此成为中原姚姓第一村。

"父亲说他小时候到三山村玩儿,看到村里还到处散落着残缺不全的石像,现在可是一件也看不到了⋯"同事继续讲着,我也浮想连篇,想象着三山守墓人的后人是否传有祖传的家训,家里会不会藏有罕见的墓葬品,小小说里曾经描写的一些场景就这样复活了。 当夜,我做了一堆奇怪的梦,梦见村子里散落的石像被人踢来踢去,老人手里端着带缺口的瓷碗招唤墙头的野猫吃食,自己变成了守墓人,走在那条通往王陵的路上⋯凌晨三点,从梦中惊醒,我百度了一下三山守墓人的相关资料,遗憾的是,信息少得可怜,问周围熟悉的当地人,也知之甚少。

只在网上搜集了一些明代以后的图片,难以拼凑⋯

〈明初迁洛始祖姚才公的墓地〉

〈几百年前,抵御外侵修筑起的寨墙〉

〈旧址上矗立的寨墙残垣〉

朝代的变更,历史的变革,当初王陵的壮阔已不复存在,古寨墙下的三山村正在逐步建成人们现代化的新家园。

走进这里,人们看到更多的只是森林公园,一个节假日休闲锻炼的地方,而三山守墓人的故事,也只留下一个无从考证的传说。

展开阅读全文


风光 人文
阅读 906 投诉
洛阳记忆
本专集共有 2 篇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cherry
创作 21 粉丝 196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1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