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9:巴毛穷宗--南独包--拐子河--鸭子湖--江尼茶卡附近 江尼茶卡大陷车 平均海拔:5000 路况:无、车辙印无 行程:59KM 羌塘的风整整吹了一晚,优雅的恶魔整夜在火山口附近徘徊撕虐着。白天拓路者陷车时马达进了水,凌晨1点左右熄了火就再也打不着。整整一晚在车内翻来覆去,身体的温度一点一点流失着.....痛苦难熬的羌塘黑夜终于结束了! 搭线借电,把氧气瓶对着拓路者的进气口使劲的喷,终于着车了!
巴毛穷宗的清晨失去了阳光的恩赐,荒原变得更加灰凉,进入无人区的第四天气温越发的寒冷,前挡玻璃的冰霜一直坚强的不肯融化!
巴毛穷宗,藏语里“英雄女神”之意。 巴毛穷宗火山群,最高达5398米,是中国最高的火山。上世纪70年代,32位科考队员义无反顾的冒着生命危险,闯入荒无人烟的“生命禁区”—羌塘无人区,于1976年8月2日抵达此处,并在此首次发现了史前人类遗存(新石器时代石器)。 此行经过此处会远远看见火山朝阳南坡面似像非像的人类遗址,常常会以直径为50米左右的环形石群形态出现。我们经过的时候在台子里出现了两种争论,有的认为是靠风力和重力自然形成的,有的则认为是人为创造的。曾听说过巴毛穷宗地区曾是 1959 年至 1960 年间西藏叛匪残余势力最后盘踞固守之地。后来解放军剿叛匪时也曾在此居住过,因此情况可能比较复杂。我个人则更加倾向于为人为形成,巴毛穷宗确实是一个充满着传奇迷幻色彩的地方!
巴毛穷宗附近有大量火山凝灰岩散布其间,我们所看见的黑石头都是火山溢出和喷发的熔岩冷凝产物。想想,数百万年前我们脚下这块土地曾是火山活动活跃异常的地方,大地上浓烟滚滚,天空中遮天蔽日,伴随着地壳褶皱与断裂运动发生了猛烈的火山喷发,从火山口和地裂缝中喷溢出大量炽热滚烫的玄武岩熔流掩盖了巴毛穷宗一带地面。火山石见证着数百万年前的天崩地裂,也流淌着亘古沧桑的独有气质。


巴毛穷宗——传说中的天堂之门 有关巴毛穷宗的资料记载很少,为了让大家更多可能的了解,花的时间也不短,总是从各种断断续续的描述中去寻找到我所认可的比较真实和理性的说法。其实在许多关于藏羚羊的传说中,都提到过这个神秘的名字,说它是野牦牛和藏羚羊在临老时凭着一种神奇力量去那里结束生命的场所。据罗周讲述,老藏民曾经说过在巴毛穷宗附近有一条古老的壑沟,里面有千万年来藏羚羊和野牦牛所堆积的尸骨。阿斌也曾在巴毛穷宗附近徘徊了近10天,却始终没有找到这条沟,这个谜一样的地方,被称作“天堂之门”。

巴毛穷宗附近四处散落着野牦牛的尸骨残骸,更加增添了其中的神秘色彩!

在车上兴致勃勃的回味着天堂之门的传说,突然间罗周吼着,烟灰,快看,天眼!头顶出现了奇观,天眼洞开,巴毛穷宗这个神奇的地方完全有理由让你再来一次。

在巴毛穷宗附近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出现在眼前,从南面跑过来一群40头左右的藏野驴在车前方跃过,卷起烟尘向着火山深处飞驰。


要问我在西藏最喜欢什么动物?那我告诉你,我最喜欢的就是藏野驴。它们总是喜欢从车前方风骚的掠过,然后像这样憨憨的露出性感的大屁股绝尘而去......

离开了巴毛穷宗,车队进入了一片宽广辽阔的古湖滩,地面是遍布着针茅草垛和混合着盐碱土块的沙地,凹凸不平,车队行进的速度很慢。

在湖滩缓慢前行着,此时,一道横卧在前方的赤红色山梁出现在我们的正北方,这是我们今天必须翻越的南独包梁,也是北进北纬N35°前最后的一道地理屏障。看着山梁不禁叹了一口气,哎,继续走吧!

我和罗周所在的拓路者依旧回到了主领航车的位置,FJ和坦途则在两侧辅助寻找翻山的线路,在无人区罗周总是地形上的王者,眼睛一看便找准了切入点,后车陆续跟来!

在羌塘穿越的过程中,这样的侧倾太平常了,三台汽油皮卡略显艰难的跋涉着,在山脊上开得惊心胆颤!


罗周的判断总是正确的,成功找到了山梁中部的狭窄河沟,皮卡车们晃晃悠悠的下到河谷,真是捏一把汗!

FJ和坦途也被召回,正从山脊上尾随进入河谷。

车队顺着狭窄的河谷通道在山谷中穿行。


这一段开得很是憋屈,完全跑不起速度,土堆、沟坎、密集的草垛不规则的布满河谷,时速10KM都成了奢望!


前方发现一头刚死不久的野牦牛尸骸。罗周翻开牦牛的嘴巴,对着我说,是老死的,你看,牙齿没有了吃不了草。


再往前走便看见了河谷崖壁上两块外凸的人面石,彷如一男一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河谷似乎已经到了尽头,前面出现了较缓的山坡,车头再次抬起冲上山梁,总算是翻过了南独包,停在山顶,回头望向巴毛穷宗!

坦途在后方等待着和野牦牛僵持的FJ回归,车队停了下来短暂休整。

对巴毛穷宗最后一眼的凝望,或许,我还会回来的。

继续在梁上前进,时不时的有野牦牛虎视眈眈的盯着我们,大家远远避开!

各种野生动物在荒原上欢迎我们

终于,一片深蓝色进入眼帘,鸭子湖出现在我们的前方。

车队停下,在山坡上开始拍照。陈姐总是有着旺盛的精力。


经过了巴毛穷宗的阴霾,大羌塘再次露出干渴激烈的阳光,罗周站在前杠上兴奋的举起双臂!

合影一张,看到鸭子湖就预示着羌塘无人区中部的南北纵向穿越即将完成!

鸭子湖,可可西里山西段南麓的山间盆地内。湖面海拔4784米,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嫡属于玛尔盖茶卡的附属湖,玛尔盖茶卡曾名约基台错,面积79.6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785米,是北羌塘高原的一个重要盐湖。由于湖面不断退缩,该湖现已被解体成一个簇状的小湖群。其东侧与其相通的江尼茶卡(含龙舟湖与葫芦湖)现存水面积也仅38.2平方千米。另外,最东边的鸭子湖(面积5平方千米)原本也是古大湖的一部分,但现已完全分离成一个单独湖泊,它与西侧的江尼茶卡间隔着数条平整的古湖砂砾堤,岸边也是湖面缩减后遗留的砂砾堤。


把车停在湖边,有了水色的滋润,空气仿佛也湿润了许多,望向湖水,角度不同色彩依旧不同,从深蓝变为了碧绿。


一个又一个错,水仿佛是羌塘荒漠上的天使,赋予了无人区更多的色彩,把单调不变的荒凉和孤寂变得丰满和浪漫起来。

车队在鸭子湖旁沿着拐子河干涸的河滩疾速奔驰着,已是下午一点,车队停在一处避风的山谷中休整午餐!


看看手中的GPS,不觉间本次穿越已经正式进入了北纬N35°

中午依旧是白馍馍,经过反反复复的解冻再速冻,馍馍已经变得坚硬无比,放在暖风口加热!

边吃边掉渣,在裂开的嘴皮上摩擦,吃得满口钻,自热盒饭一直不想动,在无人区频繁的上下车拍照记录也是很耗体力的,从寒冷到温暖,回到车里就再也不想干其它的,怎么方便怎么来,短暂的休整把胃子的饥饿感消除,这样的时段你会觉得很幸福。


饭后车队行驶在江尼茶卡和朝阳湖中间,这块大面积的时令河滩,绵延100余公里,雨季这里是一片沼泽和汪洋,夏季雨水顺着纵横交错的河谷岔道汇集在这片水域,而寒冷的冬季则气候干燥,水早就不见了踪影,蒸发后便成了河滩上覆盖着的白色盐碱结晶体。车队在河滩上跑起很爽,这就是传说的无人区高速路,这里可以时速到达60公里甚至更快,正跑得欢,车体突然一沉,我靠,陷车了!

我拿起手咪在台子里吼着,后面的车原地不动,减速减速,结果为时已晚,FJ和普拉多紧跟其后冲了过来,傻里吧唧的在前面停住了,一动不动。这下好玩了!


鸵鸟,别笑了!老老实实下来干活吧!


看看距离差不多100多米,绳子不够长,车不敢去啊。FJ的线控早不出问题晚不出问题,这时候偏偏坏了!没有办法拿出木板垫上,试着再动下,哈哈人力绞盘,有用吗?没用!

只有先不管FJ了,先从外围的车救起!

大家都知道,玩越野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最牛逼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专家,于是,到了救援的时候你说一套他说一套根本就没有办法操作。这个时候需要统一的指挥和领导,阿斌终止了大家的争论,决定从易到难逐一从外围开始救援。 首先还是救援拓路者吧!皮卡拉皮卡,车子刚动,前车还没有出来,后车就陷了!


在无人区每每面对陷车,都是需要一个整体协作的团队才能一次次的排除困难和险阻把车驶出泥潭,每一个人都会自觉的伸出手,有时候你也得放下相机,在海拔5000米气温零下10几度的环境里,每一份力量都是值得尊重和珍惜的,看见这张PP有的人会笑,当然,我也会笑,但是更多的却是感动!有时候人的力量在无人区实在是太渺小了,没有了机械的动力仅靠人力很多时候是无济于事的!

猛禽冒着被陷的危险从后方开来,开始拉火车,2个皮卡终于顺利脱困。

坦途从侧面小心翼翼的接近着试图救援FJ,遗憾的是也陷了。

猛禽又赶来拉坦途,坦途起来了,猛禽也陷了,烂泥潭啊,要崩溃了!


坦途又调过头拖猛禽,貌似有点乱了,哈哈!


坦途车身太重了尾箱600L油还有几十件饮用水,只得让脱困后的猛禽再次靠近,这次更加小心,如果两个大车一陷整个救援就彻底陷入了被动,重新修正了线路,终于推进到能够接近FJ的位置,挂上绳子一拉,绳子断了。


悲催的FJ和傻傻的普拉多再次陷入了僵局,上猴爬杆,去附近的山上运石头再由人搬到车轮下。


所有的人都有些精疲力尽,车辆在下陷,用铁锹挖下去后发现下面不但积水而且全是淤泥,轮子越陷越深,又开始不停的掏烂泥,大家的体力都接近衰竭,貌似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了。绳子不够长,绞盘线控坏了也无法启用锚点。


今天看来是走不了了,芬姐开始扎营,生火做饭。


在无人区陷车永远是一副动人的画面!把宽广的荒漠上车子落寞的身影刻画的淋漓尽致!


鸵鸟和江小鱼再次抱着最后的希望修理着绞盘的线控,奇迹发生了,线控居然好了。

坦途停在河滩边上当锚点,绞盘上的尼龙绳加上所有能用的绳子凑了60米左右,车轮下也垫好了石头,最后在坦途加绞盘及FJ低四加锁的共同施力下,车子终于动了,一点一点,一米一米。绞盘用上2分钟就停下来休息一下电机,FJ终于从淤泥里挣扎了出来!


接下来普拉多就很轻松了,绞盘好了一切都不是问题!

在无人区装备是永远不能够忽视的决定因素,都是些保命的东西。阿斌这次犯了个很大的错误,由于装新旧绳子的编织袋都一样,出发前把新买的2根20米1根10米合计50米12吨的绳子和以前的旧绳子拿调了,造成了绳子不够长,如果绞盘没有修好,后果是可以想像的,唯一的只有等待整晚的上冻,不过今年无人区的温度一点都不看好,太温暖了!如果早上还出不来估计就出不来了。所以,在无人区任何的失误对人和车都是致命的,也是一次教训。
所有车辆都聚拢在了营地,惊险的拖车剧情已经完美落幕,危险终于被排除,一切又回到了平静!

今天车辆的消耗都很大,阿龙和六哥对车辆进行着油料补给!羌塘凌厉的寒风啊,可以小一些么!

小帐篷里飘出了白馍馍的麦香,莴笋花菜混合着腊肉的味道不停的钻进鼻孔。



罗周换掉了干活时的脏衣服,把湿巾解冻擦了把脸,再刮了胡子,抹上宝宝霜,一个坚韧干净的藏族男人出现在面前。


阳光的炽烈感缓慢的消逝着,困于河滩上哪些横七竖八的车辆已经不见了踪影,望着河滩上纵横交错的车辙印百感交集,在无人区脱困有着和其它地方完全不一样的幸福感!

太阳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开始落下,黑夜总是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就开始到来,我又回到了冬眠的状态,蜷缩着,望着,天边不可思议的颜色.......(第九天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