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圣诞老人,但未必听说过圣尼古拉斯吧?其实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如奥地利、德国、法国、荷兰、瑞士、希腊等,每年12月6日的圣尼古拉斯节更为出名,每到这一天会举行活动來纪念。
St. Nikolaus是一位身穿红衣、长长白胡子、头戴高帽、手拿长拐杖的一位老先生。每一年的十二月六日就会出來找寻孩子,而伴随圣尼古拉斯一同出现的则是鬼魅Krampus。
当这一群奇怪组合遇到好孩子,圣尼古拉斯就会拿出袋子里的橘子、糖果、带壳花生、苹果、巧克力等给好孩子,要是遇到坏孩子,就会遭到Krampus 的鞭打。

左边袋子上的人物是圣尼古拉斯,右边袋子上的人物是鬼魅Krampus。

有些传统宗教国家,比如奥地利、德国、英国等,会将12月6日作为宗教纪念日“圣·尼古拉斯日”,给孩子和穷人们赠送礼物。

关于圣诞老人的故事,在欧洲民间流传的版本很多。但被世界大多数的人们认可的还是来自北欧芬兰的圣·尼古拉斯的故事。

传说在公元3世纪,有一位生活在芬兰北部名叫尼古拉斯的老人,他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而又乐善好施。他喜欢乘坐鹿拉雪橇漫游各地,遇到穷困人家,总要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人家渡过难关。

老人不仅经常给穷人送金币,还乐于在圣诞夜给孩子们送糖果、玩具之类的礼物。不过,他的礼物并不公开地送,每每在夜深人静时,把礼物从烟囱投入,这样孩子们总能在圣诞节的清早得到一个意外的惊喜。

时间一长,人们便发现这些礼物是一位慈眉善目,满脸银髯,身穿镶着白绒的红袍,头戴白边红帽,手持拐杖,乘坐雪橇的老人送的。于是,人们便称这位名叫尼古拉斯的老人为圣诞老人。

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欢快的圣诞老人形象其实是瑞典裔美国艺术家海顿·桑德布洛姆为可口可乐公司创作的,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这一形象一直被用作该公司的广告活动中。

海顿在移民美国的德国人托马斯·奈斯特为《哈珀周刊》创作的一个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创作出这个商业化圣诞老人。

一般认为,这个圣诞老人形象结合了几个人物的特点,其中包括圣·尼古拉斯、俄罗斯人物形象“迪德·莫罗兹”(意思是“严寒爷爷”,一个喜欢给孩子们送礼物的老人)。

美国原本就是个文化大熔炉,圣诞老人的形象自然不例外。据美国人自己考证,有关圣诞老人的一切,除了肥胖的身材和满脸的笑容,都是“欧洲制造”。

圣诞老人从烟囱里爬下来,向袜子里塞礼物,是荷兰的传统;圣诞老人驾着驯鹿的传说,最早出现在瑞士。另外,圣诞颂歌起源于英国和澳大利亚,圣诞树则是从德国人那里搬过来的。
(部份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