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7:玛依岗日山--红平梁--玛尔果茶卡--唢呐湖--色吾岗日雪山附近 享用海拔5100米的西餐盛宴 全天海拔高度:5000+ 路况:无、车辙印无 行程:120KM 整整一晚身体就没有暖和过,浑浑噩噩中听到一阵窸窣的声响,睁开眼睛,看看表刚刚5点,只见大庆一个人在黑暗中顶着头灯,摸摸索索的在干活。每天早上远驰要负责所有人的开水供应,在无人区要保证26个人的开水是需要很大的工作量,5点就得起床,然后划破瓶子把冰块装进壶里,一壶水烧开到80°得50分钟,烧水就得花去2个小时!
关师傅也跑来帮忙,一个小炉子刚好够我的保温杯!
漫长的黑夜结束了,羌塘的第一缕阳光缓缓从天边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阳光驱散了羌塘夜晚的寒冷,太阳把大地和身躯镀上了一层红色!

身影在荒原上被阳光拉伸着不断延长......

迎接着阳光,我满血复活,你好,羌塘!

早餐一碗热乎乎的白水面条放上一瓢辣乎乎的牦牛肉酱,就可以幸福的无以复加,在无人区人终究回归到了最基本的需求!手机终于没有了信号,一切的一切彻底属于了羌塘! 出发吧,在江爱藏布的上游轻松的找到了渡河点,顺利通过!

没有了车辙印,车队的间距保持得更加紧凑,通联测试总是不断的进行着。


辽阔无边的大羌塘,视线极远又极近,焦师傅担任的尾车总是被不停的召回,即便是有过多次无人区的穿越经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稍不注意也会偏离轨迹!

顺着玛依岗日山的东北面前进,罗周时不时观察着山形确保着方向的正确。

玛依岗日山,羌塘无人区中部为数不多的高山之一,披着皑皑白雪,安静的驻守在荒原之上!

一群陌生的来客,虔诚的,敬畏的,走进着,雪山之下,内心宁静,悠远,又澎湃!


车队蜿蜒向上翻越着玛依岗日山附近的红平梁达坂,车队点缀在柔美的色调之中,漂亮得一愣一愣的!

在无人区总是独爱拍车,爱过拍景,问我为什么,我也常常问自己?我想,无非更多的就是对自由的向往! 曾无数次的在梦想中回归到了这里,车总能带你去到想去的地方,发动机的轰鸣和车队撩起的尘烟化为镜头中对自由最好的诠释!

车队在山梁下方不断的寻找着适合翻越的节点!

高海拔决定了动力为先,想起了那句广告语,有路必有丰田车,其实无路的地方牛脑壳更多,呵呵!

车队在红平梁中部的缓坡间不断跳跃。

猛禽上坡果真似野兽!


地面混合着浮沙和红色砂砾,一条新的车辙印诞生了,这是越野人篆刻出的勋章!

在无人区轨迹基本是直线,通常是翻越一座达坂或者是山梁进入平地湖盆地貌,然后再不断的重复着这个过程,有些山必须逾越,有的河必须趟过! 顺着正北方向向着玛尔果茶卡方向前进,要到达玛尔果茶卡必须翻越红平梁、东长粱、西长粱三座大梁,此时红平梁附近的最高节点出现了,所有车辆停下来,做为无人区的向导司机罗周通常是驾驶着拓路者走在第一个,寻找着合适的线路登顶,接下来便是国产皮卡的冲刺!


阿斌站在山顶观察着车队的行进线路和状态,不停的拿台子引导着车队向上登顶!

所有车辆成功登顶,老霸道遗憾的开锅了!


补水降温,闲下来给陈姐和散人拍拍照片!

散人右边的眼镜片正好对着太阳,光芒四射,挺有趣的!

车队分成两个路径,重车皮卡顺着山梁下到山谷推进,动力好的车则顺着东西长粱在高点不断前行!

在无人区很远的距离就可以观测到地表上特殊的物品,罗周发现了山梁正前方有个白色物品在发光,赶到面前,原来是一块碑!

仔细的看着碑上藏汉两面的文字,原来是块禁牧碑!在无人区每发现一处人类活动的痕迹都是很兴奋的事情,高兴的在GPS打好点!


站在山顶可以远远看见玛尔果茶卡!


玛尔果茶卡,盐湖。藏北羌塘高原北部内陆湖泊,位于北纬33°50′,东经87°。湖面海拔4830米,面积80平方公里。属于高原干旱气候,湖区为低山丘陵地貌区。北进无人区的重要地标节点。

下山途中,湖边的山梁上出现了一头野牦牛,远远的警惕的看着我们,别惹它,千万别惹它!

顺着山梁下部绕过玛尔果茶卡南面湖区,这一段很不好跑,湖滩南岸随处可见地表补给水系在雨季后遗留的大量河谷沟壑,车队只好不停的绕行,遇到合适的位置才能下到干涸的河滩通过。


FJ总是可以很任性!

玛尔果茶卡雨季时湖水深仅5厘米左右,干季时大部分时间几近干涸,为时令湖。玛尔果茶卡附近气候极其干燥,此时正值中午日光又强,我不禁舔了舔日渐开裂的嘴唇,由于近期气候趋干旱,湖泊强烈退缩,远远的可以看见在湖北岸留下两级砂砾堤(古湖岸遗迹)。

湖水随着旱季的到来在地表完成了蒸发,留了泛白的盐碱。皮卡无法在山梁上通过,只好顺着河滩前进,FJ忠实的在尾部守候着。


玛尔果茶卡附近要不断的翻越山梁,人车都很疲惫,对车子动力的需求也很大,油耗不断的攀升!

已经是中午一点,依旧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休息和用餐,车队马不停蹄的向前推进!


在无人区看见这样的白色盐碱地貌那就代表总是离陷车很近。关师傅过河滩的时候速度慢了,无人区的第一陷,问题不大,FJ轻松拉出!

在羌塘,通常我们的视觉会感觉到地面很是平整,其实真的走到面前,是这样的,或是坚硬的盐碱块,或是布满大地的冬季干枯坚硬的灌木类草团,车跑起来很难受,平均下来时速也达不到20KM。

最好的路段就是这种干涸的河滩,软软的!


人品不错,在翻越八字达坂的时候碰上“荚状云”,荚状云,又称飞碟云,当稳定的潮湿空气在山区或山脉间流动时,一系列大型的背风波就可能在顺风方向形成。如果温度在波峰处下降或低于露点,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凝结,形成荚状云。



终于翻过了玛尔果茶卡附近这片难跑的丘陵地貌,远远看见了唢呐湖,车队停下来休整,大家吃着干粮解决午餐。

唢呐湖位于北纬33.8° ,东经 87.0°,以形似唢呐而得名,在11月的羌塘盐分含量不高的湖面已经结上了薄冰,湖面形成了绿、白、蓝、褐、灰的天然纹理,很是漂亮!

唢呐湖西面属于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呈现出红色的砾岩色彩!

离开唢呐湖继续向北进入了一块狭长宽广的缓坡草甸,车队再次拉起了尘烟,这片草甸藏羚羊,藏原羚,野驴,野牦牛都很多,只是和公路两边的不一样,看见车队便远远的跑开,300的头几乎是无用。

罗周一脚刹车停了下来,原来看见宝贝了,一个漂亮的藏羚羊头,死亡的时间应该很短!

无人区有时候挺枯燥的,特别是下午2点到4点这一段,人极其的疲倦,昏昏沉沉的,日光又强,灰也大,这段时间基本不怎么拍照,只有经过玻璃镜面般的河滩才死气沉沉的记录一张。

在最无趣的时候需要最刺激的片段,一头发怒的野牦牛见我们进入了它的领地,翘起尾巴对着我们迎面冲来!成群的野牦牛会主动逃避敌害,遇到人或汽车也会跑走,而性情凶狠暴戾的孤牛则恰恰相反,常会主动攻击在它面前经过的各种对象,能将行驶中的越野车顶翻,受到伤害的野牦牛不论雌雄,都会拼命攻击敌害,直到力竭死亡,这头孤牛几乎要将牛角顶进车内的时候,阿龙把车停下了,车停牛也停然后从侧面跑开了!太刺激了附视频!


经过了野牦牛追车的片段,车队又恢复了活力,一路在台子里聊着,下午5时在色吾岗日雪山附近找到一处避风的坡坎,车队开始扎营,全天在全自然地形条件下行驶120KM。

进入无人区的第二天露营海拔5100+,我的表靠气压测量总是要低上100多米!

车队所有车辆进行了第一次油料补给!


今天是来自河南嘟哥的生日,在羌塘无人区的腹地,阿斌和芬姐正设计着一场史无前例,独一无二的无人区晚宴!

一切都在悄悄的进行着,所有的队员都不知道!/:B-)


不要问我他们是怎么把这一切准备好带进来的,我也不知道?

这就是西藏远驰俱乐部做事的态度,细节处的用心,会让每个人感动后而倍加珍惜! 鲍鱼、辽参、果盘、红酒、薯条、南瓜饼,我很想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不说食材,单是这套餐具得花多少心思啊!


当走进帐篷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哈哈!


嘟哥,或许你这一生都不会忘记这样的一个夜晚,在羌塘无人区海拔5100米的地方,所有人用这样的一场晚宴,用这样一种极尽奢华的方式来为你庆祝生日!



大家一起举杯痛饮,海拔管球他多少米!

陈姐端着海参鲍鱼,一直不停的笑!

我靠,培根,生菜,还有三明治!无语中......


我必须承认,这样的一顿晚餐开创了中国无人区的多个第一,1:在海拔5100米的地方喝着红酒吃着鲍鱼辽参2:在中国无人区的穿越史上第一顿集体西餐3:目前为止逼格最高的休闲穿越。这TM还是无人区吗? 无人区西餐大厨;六爷,哈尔滨人。亮个像,哈哈!

晚宴落幕,看见散人躲进车里悄悄的打着胰岛素,我一时间有些无话可说,越野人的世界你真不懂,疯子多,野人多,我有时候很想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来无人区啊?来受这罪,这一切没有答案,只有镜头里的世界,所记录下的点点滴滴告诉你,或许,这就是无人区的魅力......


帐篷里依旧传来欢声笑语,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享用着或许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无人区西餐晚宴!大家趁着酒性聊着笑着,不禁想起那句歌词,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在这样的地方,独自静下来看见天边最后一丝残留的暮光把天空映照得绚烂无比,终究还是想家想她了.....

又是一个难熬的夜晚,实在是太怕冷了,今夜我第一次申请睡在车里,开着暖风吹着结成冰块的矿泉水,把关师傅特意照顾给我的被子盖好,车内温暖如春,肚子却在晚餐结束后的一个小时不争气的叫了起来,我靠,我不想吃西餐,有方便面没有!(第7天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