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蕴藏着非洲的原始与神秘。”其实每一个去克鲁格探访的人,何尝不是想点燃血液中沸腾的,那最野性的非洲梦。 午餐后,下午游荡克鲁格的时间不多了,许多动物还没见到。导游招呼大家立即上车。
如果不想看传统动物园里笼子中摆设似的动物,那么就来克鲁格,享受非洲原始自然的呼唤!
又见“小鹿”!路上经常碰到,数量确实不少。

非洲羚羊在非洲草原具有精灵般的气质,天然羚羊角具有灵气,搭配银饰、玛瑙加工成手串,辟邪祈福 。 非洲羚羊角还有药用价值它有清热解毒功效。1.5-3克,清热退烧效果非常好。

非洲象,平均每天消耗300公斤植物,一年破坏1000株树木,在非洲其它地区正面临绝迹的灭顶之灾,在克鲁格却呈过剩,自1967年以来已经有1.3万头被有计划地捕杀以保持公园内的生态平衡,南部非洲国家曾提议国际社会开放象牙贸易,收入所得用于投入保护区资金。

我们见到的大象全是刚刚步入壮年的大象和幼象,它们象是知道自己是受保护动物,以庞大的身躯慢条斯理丝毫不费吹灰之力地蹂躏树木。其实这种破坏也是自然生态的组成部分,大象为其它食草动物开辟了生存的空间,避免树木过于茂盛。

披荆斩棘

过来了,它过来了!!!

小帅哥嫣然这里主人的姿态,娴熟的甩着它那灵活的鼻子。见我们来了!“敬礼!欢迎光临!”

胜似闲庭信步

这哥们有点意思?梦游克鲁格!呵呵呵!

一头英俊潇洒的公斑羚进入我们的视线,斯蒂芬不慌不忙调整好车的位置,便于我们观看拍照。

车位调整好了,这头公斑羚傲气十足,将那高傲的头一扭,好像不太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就这样僵持着。这时我们石美女机智的两声温柔呼唤:“快回头儿,快回头儿”。公斑羚即刻拜倒石榴裙下。迅速调整焦距,闪电般按下快门。哈哈!公斑羚想不到!我们人类才是这个星球至高无上的智者!华夏祖先为我们留下三十六计,才使一计。呵呵!斯蒂芬一声“走啦~”,我们扬长而去。

斑羚喜欢栖息在开阔的草原或有灌丛和稀疏树林的地区。成群活动,雄性有独栖的癖好。

它们胆小怯懦,易于驯顺, 虽然躯体粗壮,但仍善跳跃,能轻松地跃过1.5米高的围栏。它们虽然感觉敏锐,警惕性高,但行动缓慢,易被追上。

斯蒂芬又伸大拇指了“公斑羚牛!china牛!美女最牛!”哈哈哈!大家狂笑不止,谈论刚才精彩的一幕。在天高云淡的非洲草原上,一车来自远方都市的游客,谈笑风生,真是优哉游哉。



犀牛的悲哀,就在于它那珍贵的“犀牛角”。是珍贵药材: 清热,凉血,定惊,解毒。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 ,发黄,吐血,衄血,下血,痛疽肿毒。 还可做装饰用,在古代犀角制成的犀牛角手串工艺品就被人们当做奇珍来对待,达官贵人才用得起犀牛角手串。


曾经在电视中看过一幕屠杀犀牛的惨剧。那是在坦桑尼亚,犀牛被偷猎者枪杀,然后残忍的割去他们的角,抛弃它们的尸体。被割去角的伤口腐烂,引来成群的苍蝇飞舞,将这情景指给记者看的犀牛保护协会的黑人队员,眼睛里含着泪水。犀牛的罪过只是因为长着值钱的角,偷猎者为了犀角、为了发财杀死它们。



美景美犀,视觉的冲击有意境。从虚荣的城市来到质朴的原始草原,心变清澈了。这路、这犀、这景,都这么纯!和谐的、怡人的、宁谧的、动人的、深情的,久久回味。

非洲野猪在高草和苇丛中掘洞为巢,昼伏夜出,性情凶猛,善于游泳,不受驯养。也许是为了躲避人类,白天通常不出来走动。

眼福不浅今天让我们看到了,也许是在人类的保护下这里野猪胆子变大了。 非洲野猪食物很杂,只要能吃的东西都吃。野猪的繁殖率和幼仔的存活率都很高。


克鲁格国家公园内路标! 标识各种动物群体出没活动的领地。

野猪羚羊,生活在一片蓝天下,和睦相处。

自驾游向斯蒂芬打听动物情况!




什么情况?
原来是非洲野牛群。以前常在“动物世界”的镜头里看它们,今天终于看到鲜活的生活在原始草原的野牛群。它们是非洲草原勇敢无畏的“斗士”!

每个群体都由一个母性统领, 野水牛脾气暴躁攻击性很强。受了伤、落单或带着小牛的母牛尤其具攻击性,与人见人怕的狮子和豹同样危险。 非常难以被驯化,习性凶猛而暴躁,因此对人类具有高度危险性。

非洲野水牛胸膛宽阔,四肢粗壮,重达1吨,头大角长,牛角会像大盾一样覆盖在头顶,身体覆盖稀疏的黑毛,耳朵大而下垂,非洲水牛每天至少喝水一次,从不远离水源,无水不欢, 寿命20~25。


野牛群奔跑起来,雷霆万钧,势不可挡。非洲顶级的食肉动物狮子、鬣狗都要退避三舍,从不与野牛群恋战都是对牛群中的老弱病残下手。 当野牛群在发觉有危险的时候,青壮年水牛立刻将老弱幼围在中间, 在强悍的猛兽面前,它们用牛角和胸膛面对危险。这种高尚的责任感及牺牲精神值得现在贪婪散沙般的人类去感悟!


克鲁格曾发生很多野牛打败狮子的故事。前两年就发生一起,两头母狮袭击一头走失的野水牛,野牛已被狮子咬住腿部,无力挣扎。这时它的同伴一头强壮的成年牛,突然出现,像个勇猛的战士,用勇敢与力量将狮子顶飞,狮口脱险。上演了一场悲壮的生命之歌,令人动容。 这精彩一幕正巧被一位摄影记者记录下来。成为狮牛大战经典!

这种牛狮之战,颠覆了强者和弱者的定义。强与弱,是一种精神与意志的较量。有些个体,看似软弱, 它们一旦同仇敌忾、紧密团结在一起,就会形成一股无比强大的力量,在这种力量面前,再强悍的对手都会被折服,被击败。

喂!靠边点,你们妨碍我吃饭了!不然我要发脾气了!呵呵! 水牛每天的工作就是食草,因草蛋白质含量低,所以它们每天要大量食用。美丽肥沃的非洲草原滋养了这些勇敢的“斗士”!


水是生命之源,为了让动物们更好的生活在克鲁格,人们设置了很多这种小水潭。

这位“绅士” 悠闲地踱着步子,在草地上走来走去,像是在想什么心事?

原来它今天心情不好不想拍照,“走啦”。再见!高傲的公主!


狒狒是灵长类中次于猩猩的大型猴类,雄性凶猛,敢于和狮子老虎对峙。狒狒相貌丑陋,并长有犬牙,是杂食动物,泛黄的眼神浑浊,面露凶光,幸好与人类是远亲而非近亲,否则人类由此进化不论男女个个奇丑无比可就糟糕啦!

狒狒是群居动物,以结群生活,群居性强,每群十几只至百余只,由凶猛年轻健壮且体型较大的雄狒率领,它们力气很大,几只狒狒便能袭击小型羚羊。 狒狒也是猴类中社群生活最为严密的一种,有明显的等级序位和严明的纪律,惩罚的残酷令人骇怕。

在狒狒首领带领下,它们要过路。



据说非洲某些原始部落女人的初夜给了狒狒?真TM暴殄天物啊!

这一家野猪好像怕见人,我们刚到,它们就向密林深处走去。呵呵!对不起!影响你们吃了。

河对岸山坡上有几个黑点,很远,在长焦里才辨认出是野水牛。


这个长的像猪一样的大家伙---河马,虽然未在五霸之列,但它最凶猛,伤人无数。 2013年一名上海姑娘在肯尼亚游猎野生动物时,近距离接触小河马,遭到隐藏的大河马无情的袭击,年轻鲜活的生命陨落在这充满野性的大地。

河马是淡水物种中的现存最大型杂食性哺乳类动物,躯体粗圆,四肢很短,脚有4趾,耳较小, 有一个粗硕的头和一张特别大的嘴 ,尾较小,体重可达2吨多。白天几乎全在水中,食水草。 造型憨厚的河马是无数卡通故事里招人喜爱的形象。

又见优雅与高贵。

长颈鹿身上斑斑点点、团团块块、大大小小的网格,与林中的树叶和空中洒下的光斑相似,因而不易被其他猛兽觉察。
据导游说长颈鹿最喜欢吃的是草原上常见的金合欢树的树叶。这种树刺非常多,但长颈鹿的舌头长达40厘米,是青黑色的,嘴唇薄而灵活,能轻巧地避开植物外围密密的长剌,卷食隐藏在里层的树叶,舌头上黏稠的口水、舌头和嘴唇上还有一层坚韧的角质隆概能防止被刺槐刺伤。

两头羚羊斗志高 头对头来角对角 你来我往互不让 为练本领闹不休

公羚羊真正的战斗是在交配期,那时,为繁衍自己后代,会发生殊死的激烈格斗。因为雌性羚羊一年中只有一天发情期。

路过一个桥,干枯的河滩远处一片黑点。看到最大的一个象群。





好运气!难得一见!在克鲁格游玩一天能碰到长颈鹿饮水,简直就是个小奇迹!因为长颈鹿轻易不饮水。

长颈鹿饮水十分不便,饮水前它一定要确认绝对安全后,才开始饮水。它要叉开前腿或跪在地上才能喝到水,喝完水站起来也不容易。所以,喝水时十分容易遭到猛兽的攻击,是最危险的时刻。

在回酒店的路上我们又遇到一群象,斯蒂芬非常有经验。一看就知道它们要过马路,立即将车开到安全区域抢了个有力位置将车横在路上,便于我们观看。观看大象过马路也很有趣,所有车都为它们让路。它们是这里的无敌先生,不慌不忙大摇大摆。好像在说“谁敢挡我的路,我就掀翻他”!

这种灰色的巨兽,过马路时对车辆熟视无睹,慢悠悠地踱步,完全一副它是老大的姿态,尤其在象群中有幼象时更要小心敬而远之。

快到酒店了,我们住的别墅前,河滩上趴着几条鳄鱼。好吓人,不过没关系,别墅与河之间有道电网,它们过不去。只有猴子与飞禽通过树进入酒店。

一天的惊喜与畅快就这样结束了!回味无穷,令人留恋。 此刻才发现,一天的时间,哪儿够在克鲁格里挥霍。遗憾的是没有看见斑马、角马、猎豹、花豹。要看到猎豹、花豹简直就是奢侈,因它稀少且远离人类。

越野车继续赶往酒店,路上“动物世界”大迁途的画面浮现脑海,数百万头角马和斑马滚滚而来,浩浩荡荡,悲壮地向远方进发,因为去那里,有足够的水源和草。 斑马群奔跑在辽阔的大草原上,途中斑马必须经过一条栖息着鳄鱼的河流。每次斑马总是组成强大的队伍冲过河道,它们知道一旦落了单,就会遇到危险。就在这次横渡中,一只母斑马带着幼小的孩子跟着大部队行进,激流冲散了队伍,母亲竭力把孩子赶到强壮的斑马群中,自己却被冲走了,成群的鳄鱼蜂拥而至,瞬间他的身躯就不见了,鲜血染红河水。年幼的斑马总算到了河对岸,却发现母亲不见了。它焦急的跑回去寻找,悲哀地对着河流呼唤,那不屈的哀鸣,让人心中充满着敬畏。 这个惊心动魄的片断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当时不禁让我想起另一个故事:“有一个旅行者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看到这样的一幕:无人区里有一只母骆驼带着几只小骆驼赶路,不时停下来闻一闻干燥的沙子,这是骆驼在找水喝,它们显然渴坏了,几只小骆驼无精打采地走着,在太阳的炙烤下,他们的眼睛血红血红的,看起来快要支撑不住了。旅行者还发现,小骆驼们紧紧地挨着妈妈,而母骆驼总是根据不同的方向驱赶孩子们走在它的阴影里。终于,它们来到一个半月形的泉边,小骆驼兴奋地打着响鼻,可是泉水太浅了,站在高处的小骆驼怎么努力也无法把嘴凑到泉水边上去,惊人的一幕发生了,那只骆驼妈妈,围着他的孩子们转了几圈,突然纵身跃入深潭……水终于长高了,刚好能让小骆驼喝着。” 伟大母爱无处不在! 在母爱面前,做子女的总是感到汗颜。
赵忠祥那饱含感情、富有磁性、抑扬顿锉的声音再次回荡在耳边:“人,这种动物,既不能在天空中飞翔,也不擅长在陆地上奔跑,更不能象鱼儿一样长时间地潜伏生活在水中,甚至在他们光滑身体表面上那一层细微的毛发,都不足以抵御冬天的寒冷。可他们却自以为是凌驾于地球上其它生命之上的高级动物。也许是因为它们长有一个高度发达极其复杂的头脑,有一套任何种类的动物都无法比拟的神经系统和思维能力,用人类自己的话来说,那叫智慧。”!
车停了,酒店到了。别意犹未尽了!晚上还有克鲁格篝火晚宴等着我们呢。

下车后,我们依依与这位机智幽默活泼可爱非洲小伙子斯蒂芬告别。感谢他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与优质的服务!

再见!斯蒂芬!!!

洗去一天的疲惫,着非洲部族特色装,赴宴!

非洲浩瀚的星空下,熊熊的篝火已经点燃,晚餐即将开始。

一阵细细的丛林晚风吹过面颊,相信红酒没有入口人已经半醉了。

黑服为每位客人斟上南非红酒。南非有300多年的葡萄酒酿酒历史,所产的葡萄酒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 拥有560多个酒窖或葡萄酒厂,是世界第九大葡萄酒出产国。目前我国的葡萄酒产量5年内增长了50%,成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产国。可质量怎么说呢?呵呵!倒数!

盏盏煤油灯内跳动着火苗,摆放在餐桌上的精美餐具和美酒佳肴,令人垂涎三尺、欲罢不能。


来吧!为了克鲁格干杯!!!


以匆忙的脚步走过这片巨大伊甸园的一部分,我们并没有目睹很多野生动物和动人的狩猎场面,甚至没有见到斑马、角马、花豹、猎豹。但我们并不因此而遗憾,来日方长,相信下次来访会有更奇妙的经历等待着我们,而这座巨大自然遗产宝库所蕴藏的生动是永远不会令人生厌的,克鲁格的诱惑如同南非钻石般恒久闪耀。

克鲁格没有城市的喧闹,没有城市的污染,是一个充满和谐与繁荣美丽的世外桃源, 动物们在这里自由的生存繁衍。也让我们感悟到了动物们那种残酷竞争、顽强生存的精神内核。在这片土地上,动物才是主角,而人类,只是匆匆的过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