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岛(Greenland),名称源于公元982年挪威犯人红发埃里克(Erik the Red)的探险之旅。 当年埃里克因犯谋杀罪被驱逐出冰岛,他们一家带着奴隶向冰岛的西北航行以探寻传说中的陆地,果然发现了在格陵兰岛的极南端有一片绿油油的水草地,于是经埃里克和早先他带领的一批北欧移民将Greenland传播开来,格陵兰岛便成为这个世界最大岛屿的永久名字。
格陵兰岛面积217万平方公里,其中83%被厚冰覆盖,181万平方公里的巨大的冰盖或称冰帽(Ice Cap)风雪肆虐,积雪成冰。冰盖最厚部分达3411米,平均厚度约1500米,是仅次于南极洲的世界第二巨大大陆冰川。
伊卢里萨特(Iiulissat)小镇附近的Sermeq Kujalleq冰盖是北半球最活跃的冰川,我乘直升机到达的Kangia冰川应该是它的外缘,空中俯瞰巨大的冰层崩裂分离,积压着向外缘移动,送入深深的冰峡湾中。 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冰盖上小小的半月型凹陷,据说落差70多米。


崩裂

推挤

移动

涌入冰海

航行中形态各异的浮冰,静静飘过…






亲眼目睹一座高山般的巨冰悄没声息地侧翻倾覆,横卧着、时而探头、时而翘尾,像一头喘息中的巨兽…

最神奇的莫过于“迪斯科湾”(Disco Bay)的蓝冰
迪斯科湾 坐标:69°49'00”N, 50°04'00”W
…“迪斯科湾”就像一个巨大的浮冰池,不计其数的大小冰山千姿百态,这里距离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伊卢利萨特冰峡湾只有几十公里而已。源自格陵兰内陆冰帽的雅各布港冰河像一条狭长的冰舌沿西海岸向海洋延伸开去,这个北极圈以北约250公里的冰峡湾是通过格陵兰冰冠入海的Sermeq Kujalleq冰河的出海口之一,作为北半球流量最大的冰川,也是最活跃的冰川之一,每年裂冰超过35立方公里,占格陵兰岛裂冰的十分之一,比南极洲以外的任何其他冰河都多。巨大的冰层从从雅各布港冰川崩裂分离,经过40公里长的伊卢利萨特冰峡湾,流入迪斯科湾,最后滑入北冰洋,这一段被公认为世界上最让人难忘的景色之一。(转摘自极地摄影师陈婷的微博)
冲锋艇冰海巡游,Clara托举“万年冰”。

群山巍峨

泰山压顶

邻里友爱

冰海泳者

孔雀屏开

在“蓝冰家族”的映衬下,迪斯科湾多了一丝神秘的气息。






冰川蓝冰是怎样形成的?
极寒地区的降水不是通常的下雨而是固态化的降雪。
严寒不能融化积雪,而积雪的堆积使原本松散的雪被逐渐压实变得坚硬和紧密,最初形成球状的粒雪,然后逐步形成冰川冰。
常见的白色冰川冰

在积雪过程中,松散雪之间的空气一部分被挤出去,一部分变成一个个小汽泡被封闭在最后形成的冰川冰中。

当封闭的小气泡小到一定程度就会对阳光产生散射作用,阳光中的红橙二色波长不易被散射,而阳光中的蓝紫二色波短很容易发生散射,蓝冰就出来啦。

还有另一种状况,积雪成冰过程中形成了冰层,不同冰层之间运动摩擦中产生的热量使冰层之间集中更多的气泡,因此能够看到巨大平面上的“夹心”蓝冰。

这款蘑菇状的纵向裂纹冰山一定是在冰海中沉浮翻转了无数次,才形成如今的倒置样貌,因为靠积雪形成的任何冰川冰的“纹理结构”都是横向的。

上天入海有图为证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