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组诗《江南无韵诗》之 断 桥 残 雪 张 五 洲 是霜月如雪? 还是雪夜如月? 西湖一夜朔风后,月华溶为一湖静水,雪光凝成一截断桥。 满怀秋愁的是那远去的钱塘孤帆,独掌暖灯的是那迎面的孤山檀香。 不必再静候了,残荷拢一湖寒水默默地思春。 不必再眺望了,瘦柳揽一岸冰雨静静地念秋。 一行白里渐黑的脚印,见桥折返。一瞥回首凝望的目光,断在天涯。 一支弱不禁风的纸伞,欲撑不开。一个沦落凡尘的背影,千年慨叹。 一座断在风花雪月里的桥,断了桥上多少人间情路,断了桥下多少仙界相思。
白翁晓月初醒,披衣凭栏,望断横空雁。此时,几缕茶香在泥炉炭火上,升腾弥漫着故园乡愁。 苏子夕阳临风,歌吟剑舞,挥皱一湖水。此刻,几盏浊酒在情天恨海间,激荡昂扬起壮志豪情。 一抹残在唐风宋韵里的雪,残了元曲多少文人雅韵,残了明词多少骚客新阙。 这断桥风华百代,应是伯牙遗失在西湖上的一架古琴。 那残雪风韵千秋,该是子期倾听在岁月里的一曲绝唱……
注: 断桥残雪,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以冬雪时远观桥面若隐若现于湖面而称著。属于西湖十景之一。另外歌手许嵩有一首同名歌曲也为《断桥残雪》。 每当瑞雪初霁,站在宝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银装素裹,白堤横亘雪柳霜桃。断桥的石桥拱面无遮无拦,在阳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驳的桥栏,而桥的两端还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依稀可辩的石桥身似隐似现,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桥面灰褐形成反差,远望去似断非断,故称断桥。 断桥位于杭州市西湖白堤的东端,背靠宝石山,面向杭州城,是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点。断桥势较高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的最佳去处。 白堤全长1千米,东起断桥,经锦带桥而止于平湖秋月。白堤横亘湖上,把西湖划分为外湖和里湖,并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起。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宋代又叫孤山路。明代堤上广植桃柳,又称十锦塘。堤上内层是垂柳,外层是碧桃。 最早记载“断桥残雪”的是唐朝的张祜,他的《题杭州孤山寺》云: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诗中的一句“断桥荒藓涩”,从中可知断桥原是一座苔藓斑驳的古老平板石桥。大雪初霁,原来苔藓斑驳的古石桥上,雪残未消,似有些残山剩水的荒涩感觉,这也就潜埋下了断桥残雪这西湖上独特景观的伏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