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建有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区共72景点,其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与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五律-秋游承德避暑山庄 文/兰庄寄客 行围远道中,帝苑数离宫。 百景风光异,千间寺庙雄。 东南多翠绿,西北少笼葱。 醉眼浮岚处,疏林点点红。 注: 1、行围:打猎的围场,此处指木兰围场。唐·李白《观猎》诗:“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 2、离宫:指避暑山庄,旧称避暑离宫、热河行宫。清朝皇帝喜狩猎,故在北京至木兰围场沿线共建了21座行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一座。
参观承德避暑山庄是秋行的首站,为啥?因为避暑山庄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真的很值得我们园林人去学习,去学习它独特的园林造景手法、古典的建筑工艺和先进的精细化管理经验,以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园林专业水平,毕竟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不仅是园林工匠精神的体现,更是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学习要求。
避暑山庄,又叫“热河行宫”、“承德离宫”。它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最后落成,历时89年。清代前中期的几位皇帝几乎每年都来这里消夏避暑,处理政务,通常是每年农历四、五月份来,九、十月份返回北京。避暑山庄实际上已成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整个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它的面积大约是北京颐和园的两倍,北海的8倍。


铜狮子铸造于乾隆四十五年(1708年),重约五吨,为清代的艺术珍品。其中一侧公狮子踩着绣球,另一侧母狮子踩着小狮子。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区、平原区和山区四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庄融南北建筑艺术精华,园内建筑规模不大,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庄重,简朴适度,与京城的故宫,黄瓦红墙,描金彩绘,堂皇耀目呈明显对照。






园中有不同规格的28座蒙古包。


远眺“外八庙”的小布达拉宫和普宁寺。

普陀宗乘之庙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宇,因仿拉萨布达拉宫而建,俗称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北,狮子沟南侧,占地22万平方米,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者,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

普宁寺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的一座汉藏结合寺庙,整座寺院雄伟壮观,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通高27.21米,是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试马埭在万树园的西南部,立有石碑一块,乾隆题写"试马埭”,是清代皇帝赴木兰围场举行“秋狝大典”之前,精选良马的地方。

皇家藏书阁――文津阁。一座山庄,半部清史,它见证了清王朝的兴衰。



永佑寺

舍利塔

热河泉是山庄湖泊的主要水源,泉侧有一石碣,刻“热河”二字。春季泉水清清,澄弘见底;盛夏浮萍点点 ,清香不绝;严冬云蒸霞蔚,碧水涟漪。泉上架桥,宛如七色彩虹,横跨池沼。


远眺棒槌山


湖泊区约占山庄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是山庄景色最幽美的区域。湖光秀色、绿影婆娑、鸟语花香最受游客青睐。


承德避暑山庄青莲岛建于乾隆四十五年,仿自浙江嘉兴烟雨楼。虽值暮秋,却青荷碧水,柳丝垂波,别有一番江南意境,特赋诗作记。 七绝-秋游避暑山庄青莲岛 文/兰庄寄客 西风却步烟雨楼,芳屿青莲倚画舟。 菀柳重檐依旧在,江南美景热河浮。

承德避暑山庄青莲岛主体为二层楼阁,檐下悬乾隆御题“烟雨楼”金漆云龙匾。楼西别开庭院,有“对山斋”,斋南侧假山叠砌,顶部建“翼亭”。楼东构屋三楹,名“青杨书屋”。山雨袭来,满园空朦,雨态烟容,恍如梦境。


烟雨楼虽然不属于康熙乾隆七十二景,但这里却游人如织,原因无他,因为这里是《还珠格格》漱芳斋的取景地,园中的苍松,也就是小燕子同学展现其蹩脚轻功的舞台,有印象不?呵呵。







2019津、冀、蒙、辽环线游,正是“一路欢歌一路秋”,此行因你们而精彩,感谢亲们!






展开阅读全文